刊物及新聞公報

入境事務處二○一七年工作回顧(附圖)

2018年2月13日

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處長曾國衞今日(二月十三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回顧入境處過往一年的工作並前瞻未來。入境處二○一七年的主要工作摘要如下:

出入境管制站的交通流量

二○一七年總出入境人次超過2.99億,較二○一六年微升0.9%。全年的訪港旅客入境人次超過5 847萬,較二○一六年上升3.2%。其中,內地訪客入境人次為4 419萬,較二○一六年上升3.8%,而其他訪客的入境人次則為1 428萬,較二○一六年上升1.3%。全年的訪港旅客入境人次中,機場管制站的訪港旅客有1 370萬人次、陸路管制站有3 994萬人次、海路管制站則有483萬人次。

便利出入境的措施

擴展e-道服務

為進一步提升部門處理旅客出入境的能力和效率,入境處善用科技,讓更多旅客以自助形式使用e-道辦理出入境手續。現時,各管制站共設有595條多功能e-道,可靈活調配供合資格的香港居民或訪港旅客使用。

為向離境的訪港旅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入境處於二○一七年十月十日在香港國際機場推出訪港旅客自助離境服務「離境易」,並於同年十二月十八日把該服務擴展至其他管制站。這項服務採用容貌識別技術核實訪港旅客的身份,讓合資格並持有電子旅行證件的訪港旅客經「離境易」e-道辦理自助離境手續,無須預先登記。入境處於推出有關服務時製作了宣傳短片,為旅客介紹「離境易」e-道的詳細使用流程。截至二○一七年年底,已有超過65萬訪客人次使用該服務。

另外,為進一步便利視障人士使用e-道服務,繼落馬洲支線、港澳客輪碼頭和深圳灣管制站後,入境處於二○一七年十二月在中國客運碼頭管制站增設具備語音輔助功能的e-道。

繼入境處與韓國、新加坡、德國和澳洲推行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安排後,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其他跟香港在旅遊及商業方面有緊密聯繫的國家及地區磋商,推出更多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的安排。我們相信這安排將為香港居民及與香港有密切聯繫的經濟體的居民帶來更多旅遊便利,加強彼此在商業、社會及文化方面的交流。

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

「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自二○一三年十二月推出至今,已有約162 000次下載紀錄。此應用程式除了為市民及訪港旅客提供各主要陸路管制站的最新估計旅客輪候過關狀況之外,亦上載入境處的最新消息及常用資訊。

為跨境學童提供便捷服務

根據教育局提供的數字,二○一七至一八學年跨境學童數目約有27 900人。入境處已採取多項措施為學童提供更便捷及安全的過關服務,包括於學童過境上學、下課時段闢出專用櫃枱以加快處理他們的出入境手續,以及推行「跨境學童e-道」服務、「免下車過關檢查」服務和「跨境學童簡易過關程序」,利用資訊科技進一步優化學童過關時所需辦理的出入境手續。

吸引外來人才及促進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

一般就業政策

本港一向對來港就業或投資的專才和企業家實施開放的政策。現行的「一般就業政策」容許具備香港需要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或能夠對本港經濟作出重大貢獻的海外人士來港。二○一七年,共有39 952名海外專才和企業家根據此政策獲准來港。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自二○○三年七月實施「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後,本港已成功吸引來自不同行業的內地專才來港工作。主要行業包括「藝術及文化」、「學術研究和教育」和「金融服務」。二○一七年,入境處共批准12 381宗申請。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二○○六年六月推出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吸引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的經濟競爭力。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來港定居前無須先獲得本地僱主聘任。在二○一七年,共有411名申請人成功獲分配名額,當中381名來自「綜合計分制」,而來自「成就計分制」的則有30名。自計劃推出以來,成功透過「綜合計分制」獲分配名額的申請人,主要來自「金融及會計服務」、「資訊科技及電訊」、「建築、測量、工程及建造」和「工業製造」四個界別。而透過「成就計分制」獲分配名額的申請人,則主要來自「體育運動」、「藝術及文化」和「廣播及娛樂」三個界別。

為進一步推廣「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入境處於去年十二月完成製作一段宣傳短片,並已安排短片在本地電視頻道、主要管制站及香港特區政府駐外辦事處播放。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入境處於二○○八年五月推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以進一步吸引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及回港工作,藉以提升香港的人力資本及競爭力。二○一七年,共有9 331名非本地畢業生根據此安排獲批准留港/回港工作。

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

為了吸引移居海外的中國籍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發展,入境處於二○一五年五月推出「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截至二○一七年年底,入境處共收到550宗申請,當中315宗獲批。獲批申請人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荷蘭及英國。他們主要持有工程、金融、資訊科技或法律等專業的相關學士或碩士學位,部分申請人更具備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能為香港補充人力資本。

入境處人員去年分別到訪加拿大、日本及韓國,舉行人才計劃的推廣活動,並與香港移民第二代、當地知名大學的學生及其他有興趣到香港發展的人士會面,詳細講解各項入境計劃。

放寬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的逗留安排

為更積極招攬及挽留外來人才、專才及企業家,以擴大香港的人才庫,入境處自二○一五年五月起推行一系列優化措施,包括放寬根據各入境計劃來港的人才的逗留安排。當中,根據「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以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綜合計分制」來港的頂尖人才,在申請延期逗留時可獲准延期逗留六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制,以方便他們留港長期發展。自優化措施推出至二○一七年年底,已有2 534名頂尖人才受惠。

放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民來港的簽證政策

為了促進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自二○一七年三月一日起,柬埔寨國民可申請來港就業(根據「一般就業政策」、「補充勞工計劃」或受僱為外籍家庭傭工)、投資(開辦或參與業務)、受訓或就讀,以及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或「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申請來港。此外,香港與白俄羅斯的互免簽證入境安排於二○一八年二月十三日生效,白俄羅斯國民可免簽證來港旅遊,每次逗留最多14天。有關放寬措施有助促進香港與柬埔寨及白俄羅斯的合作和交流。

執法行動

反非法勞工及打擊水貨客行動

入境處十分關注僱用非法勞工的違法行為,在二○一七年進行了15 970次反非法勞工行動,共拘捕6 038名非法勞工和572名僱主。入境處亦不斷加強採取執法行動,針對打擊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或屬免遣返聲請人的非法勞工及其僱主。去年,入境處展開了758次針對非華裔非法勞工的行動,共拘捕了478名非華裔非法勞工和270名本地僱主。

該處繼續致力打擊非法水貨活動的罪行,自二○一二年九月起進行了一連串代號為「風沙」的反非法勞工行動。截至二○一七年年底,入境處共拘捕了3 383名涉嫌從事水貨活動而違反逗留條件的內地訪客。當中,224名內地訪客已被定罪和被判入獄,刑期由四星期至三個月不等。入境處亦已按既有機制,將被定罪的內地居民資料,通報內地有關當局以註銷他們的赴港簽注,並禁止他們在兩年內再次訪港。

對內地孕婦的入境配套措施

為配合自二○一三年起實施的「零分娩配額」(俗稱「零雙非」)政策,防止沒有預約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入境處已全面加強對內地孕婦的入境配套措施,包括加強管制站的入境截查工作,並成立了一個專責小組,集中打擊透過與港人假結婚、逾期逗留或其他違法行為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及安排他們來港分娩的中介人或其他相關人士。入境處亦會分析內地孕婦闖關的慣用手法及趨勢,從而作出針對性的截查,以及與其他部門進行突擊聯合行動。二○一七年,入境處在管制站共截查了52 301名內地孕婦,當中4 719名無預約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被拒入境,其資料亦已通報內地部門,以防止她們再次闖關。此外,內地孕婦未經預約在本港醫院分娩的個案已大幅下降,由高峰期時每月平均約160宗,銳減至二○一七年每月平均少於四宗,反映相關措施成效顯著。

偵破多宗假結婚案

入境處繼續關注外地人士透過假結婚在香港居留的問題,調查假結婚的專案小組會循不同途徑搜集情報。婚姻登記處人員亦會特別注意可疑的結婚個案。專案小組對每一宗可疑個案均會作出深入調查,以搜集足夠證據,向涉案人士提出檢控。二○一七年,共有85名人士因涉及假結婚案件而被定罪及判監,刑期由六至21個月不等。

入境處留意到有不法集團持續透過報章、即時通訊軟件和交友程式廣傳信息,當中聲稱能賺取巨額報酬,誘使青年人參與假結婚勾當。入境處專案小組鎖定一個專門安排青年人假結婚的犯罪集團,並於二○一七年十二月進行代號為「圈套」的「放蛇」行動,委派調查人員假裝願意參與假结婚,與假結婚中介人會面。調查人員於會面期間拘捕了一名集團主腦及兩名骨幹成員,其後另一名骨幹成員及九名涉嫌參與假結婚的香港或內地居民亦相繼落網。該名集團主腦已被落案起訴,現正被還押等候審訊,其他被捕人士仍被調查當中。

此外,入境處不時透過新聞簡報會、新聞稿和傳媒訪問等渠道,發放有關該處搗破假結婚集團,以及中介人和參與假結婚人士被成功檢控的信息,從而讓包括青年人在內的公眾人士明白參與假結婚的可能後果,以及干犯相關罪行的嚴重性。為更有效發放有關資訊,該處於二○一七年九月特別製作一段《切勿誤墮假結婚陷阱》的宣傳短片。入境處日後會繼續以不同和嶄新的渠道發放有關信息,提醒市民切勿參與假結婚活動。

遏止跨國非法移民活動及打擊偽造證件活動

入境處一直與國際、內地及本地執法機關共同致力打擊跨國偷渡和行使偽造證件的罪行,該處的反偷渡情報局,專責打擊跨國非法移民活動和調查涉及香港特區護照的案件,並經常與各駐港領事館舉行定期會議,商討打擊非法移民及相關跨境罪案等問題。反偷渡情報局亦不時與國際及本地執法機關進行聯合行動,遏止跨國性的偷渡罪行。在二○一七年十二月,反偷渡情報局在香港國際機場進行了代號為「天網」的大型行動,澳洲、加拿大、法國、日本、新西蘭、荷蘭、英國及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代表人員亦有參與,擔當顧問或觀察人員的角色。

為防止有人使用偽造旅行證件進入香港或經香港前往其他國家,反偷渡情報局在二○一七年共執行了28 751次打擊偽證行動,並截查了32 248名離境或過境旅客,共檢獲515本偽造旅行證件和231張偽造智能身份證。反偷渡情報局會繼續與本港、內地和海外其他執法機關及領事館保持緊密聯繫,交換有關偽造證件的資料及情報,採取果斷行動打擊有關罪行。

為防止不法份子利用偽造香港身份證作非法用途,入境處會繼續為政府及私人機構等須經常處理身份證明文件的人員舉辦講座,講解智能身份證的防偽特徵和辨別偽造智能身份證的方法,藉以提升前線人員的警覺性。

全面檢討處理免遣返聲請的策略

統一審核機制於二○一四年三月實施。在機制下,入境處會就根據適用理由而提出的免遣返聲請作出審核。在剛實施有關審核機制時,尚待處理的個案共有6 699宗。截至二○一七年年底,入境處共接獲15 368宗聲請;同期,該處已就10 565宗聲請作出決定,當中86宗獲確立(包括24宗於上訴階段獲確立),另5 603宗撤回。整體而言,在二○一七年年底,尚待審核的聲請為5 899宗,較二○一六年年底的9 981宗大幅下降41%。尚待審核的個案主要由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及越南的聲請人提出,合共約佔總數80%。

實施統一審核機制初期,藉非法入境、逾期逗留,以及在口岸遭拒絕入境時提出免遣返聲請的數目明顯上升。針對有關情況,特區政府於二○一六年就處理免遣返聲請的策略展開全面檢討,並落實多項針對性措施,包括防止可能提出聲請的人抵港、審核程序、執法及遣送等方面,從根本解決免遣返聲請的問題。入境處一直積極配合相關的檢討工作,自檢討開展以來實施的多項措施已取得顯著成效。

打擊非華裔人士偷渡來港

在統一審核機制實施初期,聲請人的其中一個主要抵港途徑是從內地非法進入香港,他們主要來自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不獲免簽證入境待遇的國家。入境處非常關注有關情況,與香港警方及內地有關當局保持緊密聯繫及相互情報交流,協力從源頭打擊這類非法偷渡活動。

自二○一六年二月中展開專項行動以來,內地相關省區公安邊防、出入境部門在各省區持續打擊非法入境活動,共查獲非華裔非法入境者超過67 000人,並偵破53個有組織的偷渡集團,涉及293宗企圖偷渡來港的案件,涉案人數超過3 400人。同期,入境處與內地執法機關和香港警方共展開了七次聯合行動,偵破了多個跨境犯罪集團,並於中港兩地共拘捕了超過120名人蛇集團骨幹成員。

此外,二○一七年五月,入境處聯同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和香港警方展開了一個代號為「驍勇者」的聯合行動,破獲一個偽造香港身份證予越南籍非法入境者和免遣返聲請人的偽證集團,於深港兩地合共拘捕了11名骨幹成員,並搜獲大量偽造身份證和印製工具。同年十月展開的「高原」聯合行動更成功瓦解了一個活躍於中港兩地專門偷運越南籍人士來港的犯罪集團,合共拘捕了19名人士,包括五名偷運人蛇集團的骨幹成員和14名越南籍非法入境者。

除加強執法打擊犯罪集團外,特區政府於二○一六年五月實施《2016年入境(未獲授權進境者)(修訂)令》,修訂《入境條例》下有關「未獲授權進境者」的定義,使絕大部分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成為「未獲授權進境者」,藉以加重偷運人口的刑罰,大幅提高阻嚇作用。自《修訂令》生效以來,法院已就相關案件進行聆訊。法院判令至今最重刑期為五年三個月,反映案件的嚴重性。

自有關措施實施以來,截獲或自首的非華裔非法入境者人數有所回落。二○一七年,截獲的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有893人(每月平均74人),較二○一六年(每月平均185人)減少了約60%,較二○一五年高峯期(每月平均318人)更大幅減少四分之三,可見相關措施成效顯著。

實施印度國民預辦入境登記

因應為數不少的免遣返聲請人為利用免簽證訪港待遇來港而及後逾期逗留的印度旅客,印度旅客以往在入境香港時不時須接受作進一步訊問,以確定他們來港目的,因而影響真正旅客的等候時間。入境處自二○一七年一月二十三日起實施「印度國民預辦入境登記」,為真正的印度旅客提供便利,使他們在網上辦妥預辦入境登記後,便可以免簽證來港旅遊。有關安排亦可防止屬高風險類別的印度可疑訪客濫用免簽證安排來港進行違法活動。根據有關安排,印度國民若非屬於獲豁免類別人士,必須預先在網上申請及成功辦妥預辦入境登記,才可免簽證來港旅遊;否則須向入境處申請入境簽證。預辦入境登記的有效期一般為六個月,期間可多次入境。如符合一般的入境規定,登記人在預辦入境登記的有效期內,可憑自行列印的「印度國民預辦入境登記通知書」及其已登記的印度護照,多次免簽證來港旅遊,每次逗留最多14天。截至二○一七年年底,入境處共收到429 715份預辦入境登記的申請。以申請人數計算,成功申請率超過90%。自「印度國民預辦入境登記」實施至二○一七年年底,逾期逗留的印度旅客每月平均人數較二○一六年每月平均人數下跌約80%,而提出免遣返聲請的印度籍人士每月平均宗數亦下跌約70%。

審核程序

實施的各項入境前管制措施皆發揮作用,入境處於二○一七年共接獲1 843宗免遣返聲請,較二○一六年的3 838宗大幅減少52%。入境處不斷致力在現行的法律框架下推出多項優化審核程序和提升資源運用效率的措施,包括提早預約審核會面安排和優化簡介會流程等,藉以加快審理聲請個案。入境處處理每宗聲請的時間,已由統一審核機制實施初期的平均25星期加快至二○一六年的15星期,再配合特區政府自二○一七年九月起推行的「公費法律支援」試驗計劃,現時聲請的平均處理時間已進一步縮短至約10星期。

通過各項加快處理聲請個案的措施,入境處於二○一七年共完成審核4 182宗聲請個案,較二○一六年的3 218宗增加了30%。隨着「公費法律支援」試驗計劃與當值律師服務同時運作,提供更多公費法律服務配額予聲請人,入境處將可繼續提升聲請處理能力至每年5 000宗個案或以上。視乎新增個案的情況,該處在大致完成現時所有積壓的聲請後,將可即時審核新接獲的個案。因應大部分聲請不獲確立的人士會就入境處的決定提出上訴,特區政府現正增撥資源及委任新委員加入相關上訴委員會,加快處理上訴個案。入境處亦會積極配合支援相關的上訴程序。

為更有效規範審核程序和防止故意拖延或濫用機制的情況,特區政府現正檢討《入境條例》中關於審核聲請的程序及相關事宜的法律條文,並參考現行統一審核機制的運作經驗及其他國家的相關法律條文和安排。特區政府會適時就有關檢討的進展向立法會匯報。

打擊在港從事非法工作的免遣返聲請人及其僱主

根據《入境條例》第38AA條,非法入境者或受遣送離境令或遞解離境令規限的人不得接受有薪或無薪的僱傭工作,或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違例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五萬元及監禁三年。自條例生效至二○一七年年底,共有1 800人因涉嫌違反該條例而被捕。

入境處不斷加強採取執法行動,針對打擊在港非法工作的免遣返聲請人及其僱主。根據分析,非法入境者或免遣返聲請人比較集中於個別地區的回收業、飲食業、裝修單位等從事非法工作。因此,入境處不斷加強巡查有關地區的工廠、酒樓、食物製造工場、裝修中的單位、廢料回收工場、貨櫃場和貨倉等地點,收集情報,並在適當時進行清剿(包括有需要時與其他執法機關採取聯合行動)。二○一七年,入境處共採取758次針對非華裔非法勞工的行動,合共拘捕了478名非華裔非法勞工和270名本地僱主。而被捕的非華裔非法勞工在被法庭定罪後,均被判處入獄,刑期由15至22個月不等。同時,該處亦會繼續加強宣傳,提醒僱主僱用不可合法受僱的人屬嚴重刑事罪行,會被判即時入獄。

加快遣返免遣返聲請不獲確立的人士

入境處一直致力盡快把免遣返聲請不獲確立的人士遣送離境。為配合加快處理免遣返聲請的措施,入境處於過去一年以多管齊下的方法,包括加強與相關領事館、航空公司及其他政府部門的聯繫,以及靈活調配資源,大大提升了遣送工作的效率。二○一七年,被遣送離境的非華裔人士為4 139人,較二○一六年的2 922人增加逾40%。

為進一步提高遣送行動的成效,入境處於二○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採用包機的方式,合共把68名越南籍非法入境者遣返越南。遇有不願意接受自願遣返安排甚至以激烈手法拒絕離境的人士,入境處會與有關航空公司和領事館人員聯絡,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入境處會採取強制遣送離境行動,派員乘搭同一航機以遣送該人士離境。入境處於昨日(二月十二日)再次採用包機形式執行遣送行動,合共將20名越南籍非法入境者遣返越南,遣返人士為16男4女,年齡介乎21至56歲,全數為免遣返聲請不獲確立人士。

與海外國家聯繫

此外,入境處致力與聲請人的主要來源國家加強聯繫。繼入境處於二○一六年曾出訪越南、巴基斯坦及孟加拉,介紹香港在打擊非法勞工及人口販運方面的嚴格法例條文、實施統一審核機制的目的,以及就執法行動的情報搜集和聯絡事宜商討合作後,入境處於二○一七年再次派員出訪巴基斯坦,與當局商討如何加快遣送程序。該處日後會按需要出訪有關的主要來源國家,與當局溝通會面以反映該國人士偷渡來港及在港提出免遣返聲請的情況,以及與當地執法機構建立聯繫、交換情報和開展合作。同時,該處亦會加強與有關國家領事館的聯繫,進一步加快遣送程序。

香港特區護照免簽證入境待遇及出入境便利

入境處一直致力為特區護照持有人爭取最大的旅遊便利。去年,巴巴多斯和多哥同意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落地簽證待遇。此外,自今日起,前往白俄羅斯的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可獲免簽證入境,每次最長可逗留十四天。因此,現時合共有160個國家和地區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落地簽證安排。入境處會繼續游說更多國家和地區給予此項待遇,令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外遊時更加方便。

增設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入境事務組

為了令香港居民在內地遇事時能得到更迅速及全面的支援,香港特區政府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武漢辦)入境事務組於二○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正式投入服務,為身處湖北、湖南、山西、江西和河南省內的遇事港人提供可行協助。駐武漢辦入境事務組,連同駐北京辦事處、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及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的入境事務組,亦為身在內地的香港居民提供香港特區護照換領服務。二○一七年,五個駐內地辦事處的入境事務組共處理3 259份換領香港特區護照申請。

為身處香港境外陷於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協助

入境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公署)、中國駐外國使領館、外國駐港領事館、香港特區政府駐外辦事處及其他政府部門緊密合作,為身處香港境外而陷於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切實可行的協助。此外,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設有24小時電話求助熱線「1868」,為身處任何國家或地區的香港居民提供緊急協助。同時,外交部的24小時領事保護熱線「12308」亦會根據實際情況及需要,轉介香港居民的求助個案予入境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處理及跟進。

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於二○一七年處理的求助個案共有3 311宗,當中大部分求助涉及在境外遺失旅行證件、入院或傷亡等。另外,入境處亦已設立後備支援隊伍,以便一旦發生緊急事故時,可迅速增派人手接聽求助電話和解答市民的查詢,或直接到有關地方為身處當地的香港居民提供緊急支援。

為提升市民出外旅遊時的安全意識,入境處於二○一七年加強宣傳活動,於四月至十二月期間與公署到多間大學協作舉行「海外安全與領事保護工作」專題研討會,向超過600名即將前赴外地參與交流活動的大學生介紹中國領事保護及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的工作,提醒他們在出發前及身在外地期間應注意的事項和資訊,包括求助方法及須知等。

「外遊提示登記服務」

香港居民可在前往外地旅遊前,透過「外遊提示登記服務」登記他們的聯絡方法和行程,方便入境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在緊急的情況下與他們聯絡並提供協助。此外,用戶亦可透過「我的政府一站通」接收最新外遊警示及相關公開資料,又或視乎情況,同時接收流動電話短訊。二○一七年十一月,入境處與公署及香港旅遊業議會協作舉行研討會,除了向業界人士介紹中國領事保護及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的工作外,亦推廣「外遊提示登記服務」及其優點。截至二○一七年年底,共有67 670名香港市民已登記此項服務。

於香港境外發生的重大事故

二○一七年,香港境外發生了數宗涉及港人的重大事故,包括香港旅行團在江西省井岡山景區的塌橋意外(四月)、澳洲黃金海岸車禍(八月)、香港旅行團在廣東省南沙遇上車禍(九月)及印尼峇里火山噴發導致機場關閉(十一月)。入境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與公署、相關中國駐外使領館、外國駐港領事館、香港特區政府駐內地辦事處和其他政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為受影響港人及其家屬提供切實可行的協助。

婚姻監禮人計劃

婚姻監禮人計劃自二○○六年三月起實施。截至二○一七年年底,共有2 121位婚姻監禮人獲委任,而透過他們遞交的擬結婚通知書共有283 914份,佔申請總數的43.5%;婚姻監禮人主持的婚禮則有282 157宗,佔總結婚數目的45.7%。入境處會繼續監察婚姻監禮人所提供的服務,並不時檢視婚姻監禮人計劃的運作成效,以確保市民可享用靈活、多元化及稱心滿意的證婚服務。

招聘入境事務人員

在二○一七/一八財政年度,入境處會招聘約1 000名人員(當中包括300名入境事務主任及700名入境事務助理員)。此外,在下一個財政年度(二○一八/一九),該處會繼續招聘相應人手,以配合業務發展。新一輪公開招聘入境事務主任的活動已於二○一八年一月上旬展開,而公開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的活動亦會繼續全年進行。

獲頒獎項

入境處一向秉承精益求精的服務理念,竭力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該處在二○一七年繼續得到社會認同,屢獲殊榮。在香港機場管理局舉辦的二○一七年香港國際機場優質顧客服務計劃中,入境處共有11位人員獲得「企業團隊卓越獎——傑出顧客服務」。另外,該處每年均會舉辦「最有禮貌入境管制人員」選舉,得票最多的管制人員會獲香港旅遊發展局委任為「香港禮貌大使」,發揮部門以禮待人的精神。

去年,在公務員事務局舉辦的二○一七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中,入境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榮獲「隊伍獎(危機/突發事件支援服務)銀獎」,而「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及優化人才入境政策」項目團隊則同時獲頒「隊伍獎(一般公共服務)銅獎」及「特別嘉許(誠信管理)」兩個奬項,肯定了入境處人員在提供優質服務和在誠信管理方面一直以來所付出的努力。此外,入境處有兩名人員獲頒「申訴專員嘉許獎(公職人員獎)」,是連續第19年有同事獲得這個獎項。同時,入境處亦有六名人員獲頒「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以表揚他們持續優秀的工作表現,是連續第14年有該處人員獲得嘉許。另外,入境處自二○○六年開始一直獲得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頒發「同心展關懷」標誌,並在二○一五/一六年度起獲頒發「10年Plus同心展關懷」標誌,肯定了部門對關懷社區、員工及環境的承擔。入境處定當繼續悉力以赴,發揚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入境事務處YouTube頻道

入境處於二○一六年二月推出「香港入境事務處」YouTube頻道,方便公眾隨時隨地閱覽入境處的服務及活動資訊。已上載該頻道的短片共分為三大類別,分別為「服務動資訊」、「關於我們」及「部門活動花絮」。在「服務動資訊」類別中,入境處製作了超過40套短片,介紹市民最常用入境處服務的相關申請要求及程序。入境處於二○一七年製作了數段宣傳短片,內容分別包括介紹「離境易」e-道的使用流程、推廣「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及提醒公眾切勿參與假結婚活動等。其餘兩部分,入境處上載了一些介紹該處工作及活動的短片,為市民提供多一個平台了解該處的工作。「香港入境事務處」YouTube頻道自推出以來,總瀏覽人次已超過48萬。入境處會繼續製作更多短片,務求更貼近市民的需要,為公眾帶來更大的便利。

二○一八年的展望

將會投入使用的新管制站

為配合內地、香港和澳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三個新的跨境口岸設施,即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和蓮塘/香園圍口岸預計將於二○一八年陸續落成,屆時將可進一步提升口岸的通關能力。該處會積極配合有關發展,繼續為旅客提供高效率的出入境服務。

加強宣傳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以匯聚人才

為吸引更多外來人才,入境處會於二○一八年繼續到海外宣傳,並與駐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合作,積極推廣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包括「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以爭取世界各地的人才來港發展,為香港經濟作出貢獻。

審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民來港的簽證要求

為了促進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入境處將繼續審視並考慮放寬對相關國家的簽證要求。

繼續全面檢討處理免遣返聲請策略

全面檢討處理免遣返聲請策略已見成效,入境處會繼續積極配合檢討工作,持續打擊偷運非華裔非法入境者來港和實施其他入境前管制措施,加快審核免遣返聲請,加快遣返聲請不獲確立人士,並加強針對非法工作的執法。

進一步加強為身處香港境外的香港居民提供協助

繼入境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人員於去年七月連同公署人員前往日本和韓國,與中國駐當地使領館人員進行交流後,該處於二○一八年將繼續與公署安排類似的交流活動,走訪香港居民經常旅遊的東南亞國家,與中國駐當地使領館人員加強溝通,令香港居民在當地遇事時能得到更佳的即時支援及適切協助。

此外,鑑於越來越多香港居民出外旅遊或經商,而中學生獲安排前往海外交流的機會亦越見頻繁,為確保他們在外遇事時得到適切協助,該處計劃向一些有興趣參與的中學及不同團體或隊伍舉辦研討會,向參與人士講解外遊前應準備的事項,於當地需特別注意的情況,以及遇事的求助方式等,希望將海外安全及領事保護信息帶給更多市民。

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

入境處根據部門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報告的建議,逐步更新現有的資訊系統,當中「新資訊科技基建設施」的兩所數據中心和基建平台,以及「新出入境管制系統」項目已相繼完成。

另一方面,「新一代電子護照系統」的招標工作已經完成,現正進行系統設計及開發工作,預計於二○一九年年初起分階段推出。此外,「新一代個案簡易處理系統」(前稱簽證自動化系統;協助在外港人、生死及婚姻、居留權決策支援系統以及執法個案處理系統)的撥款申請預計將於二○一八年第一及第二季分別提交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審批。

新一代智能身份證換證計劃

入境處於二○一八年年底推行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全民換證計劃),依據換證時間表公佈的出生年分,分階段讓市民換領新一代智能身份證。全民換證計劃需要更換的智能身份證數目預計達880萬張,該處預計有關工作可於二○二二年完成。

新智能身份證採用高質量聚碳酸不碎膠製成,加上新身份證的晶片除了支援現有的接觸式介面外,亦同時採用非接觸式介面,減低因為讀卡而對身份證和晶片的損耗,令身份證更加耐用。此外,新智能身份證加入多種新穎先進的防偽特徵和精密的防偽設計,再配合比現有智能身份證更複雜的卡面圖案背景,可更有效防止身份證被偽冒或其照片被替換。

同時,因應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該處在全民換證計劃中作出關愛的安排,讓市民可攜同65歲或以上的家屬一同前往換證,無需另擇時間陪同長者前往換證。入境處亦首次以外展形式為居住於住宿院舍的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院舍換證服務,讓他們無須親身前往智能身份證換領中心辦理換領手續。

是次全民換證計劃中,該處將善用資訊科技,於換證及領證流程中加入更多自助元素,包括讓公眾可於互聯網或流動應用程式進行預約及預先填寫表格,以及推出「自助登記服務站」及「自助領取證件服務站」,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為配合全民換證計劃的推行,入境處將會制訂全面的宣傳策略,未來日子將會透過不同的渠道向全港市民,以至居住於內地或海外的港人,介紹新智能身份證,及提供全民換證計劃的詳情。

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右五)今日(二月十三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七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

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右五)今日(二月十三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七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

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今日(二月十三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七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圖示曾國衞介紹新智能身份證「自助登記服務站」及「自助領取證件服務站」。

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今日(二月十三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七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圖示曾國衞介紹新智能身份證「自助登記服務站」及「自助領取證件服務站」。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國安法》頒布四周年展覽
言歸「證」傳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檢視衞生黑點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樹
行政長官 2024 年施政報告
2025-26 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試驗統計調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維護國家安全
安全社區期刊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網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
人才清單
talent.gov.hk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入境計劃
粵港澳大灣區
外遊警示制度
外遊提示登記服務
安全出行話你知
外交部領事保護與服務資訊
保安一站通
惡劣天氣下的安排
香港法律服務
立即下載「防騙視伏App」!
禁止蒙面規例
使用智方便 生活新體驗
完善選舉制度 落實愛國者治港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國安法》頒布四周年展覽
言歸「證」傳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檢視衞生黑點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樹
行政長官 2024 年施政報告
2025-26 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試驗統計調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維護國家安全
安全社區期刊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網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
14-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