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及新聞公報

入境事務處二○一六年工作回顧(附圖)

2017年1月26日

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處長曾國衞今日(一月二十六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回顧入境處過往一年的工作並前瞻未來。本處二○一六年的主要工作摘要如下:

出入境管制站的交通流量

二○一六年總出入境人次超過2.96億,與二○一五年相若。全年的訪港旅客入境人次超過5 665萬,比二○一五年減少4.5%。其中,內地訪客入境人次為4 257萬,較二○一五年下跌6.7%,而其他訪客的入境人次則為1 409萬,較二○一五年上升3%。全年的訪港旅客入境人次中,機場管制站的訪港旅客有1 340萬人次、陸路管制站有3 857萬人次、海路管制站則有469萬人次。

便利出入境的措施

擴展e-道服務

為進一步提升部門處理旅客出入境的能力和效率,本處善用科技,讓更多旅客以自助形式使用e-道辦理出入境手續。截至二○一六年年底,各管制站共設有595條多功能e-道,可靈活調配供合資格的香港居民或訪港旅客使用。

繼與韓國、新加坡及德國推行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安排後,本處於二○一六年六月二十日與澳洲推行相關安排。在新安排下,合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電子護照持有人可以無須預先登記,使用澳洲的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而澳洲護照持有人亦可於登記後使用香港的e-道服務。此外,為提供更大的出入境便利予特區電子護照和韓國護照持有人,自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二日起,特區電子護照和韓國護照持有人無須事先透過互聯網辦理初步登記,便可分別於韓國和香港直接辦理登記使用有關服務。截至二○一六年年底,超過11 000名特區護照持有人已完成辦理使用韓國、新加坡或德國的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的相關登記手續,而特區電子護照持有人使用澳洲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進入澳洲則有約47 500人次。

由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起,本處與澳門進一步擴展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至持有《香港特別行政區簽證身份書》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及持有《澳門居民往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旅遊證》的澳門非永久性居民。兩地合資格的人士於登記後,可使用對方的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辦理出入境手續。

政府會繼續與其他與香港在旅遊及商業方面有緊密聯繫的國家及地區磋商,推出更多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的安排。我們相信這安排將為香港居民及與香港有密切聯繫的經濟體的居民帶來更多旅遊便利,加強彼此在商業、社會及文化方面的交流。

此外,為向訪港旅客提供進一步便利,本處自二○一六年四月十一日起在入境事務大樓增設訪港旅客e-道登記處,讓合資格的旅客辦理登記使用e-道服務手續。另外,他們仍可於入境時使用設於相關管制站內的e-道登記處登記使用有關服務。

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

「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自二○一三年十二月推出至今,已有約136 000次下載紀錄。此應用程式除了為市民及訪港旅客提供各主要陸路管制站的最新估計旅客輪候過關狀況之外,亦上載本處的最新消息及常用資訊。

為跨境學童提供便捷服務

根據教育局提供的數字,二○一六至一七學年跨境學童數目約有28 600人。本處已採取多項措施為學童提供更便捷及安全的過關服務,包括於學童過境上學、下課時段闢出專用櫃枱以加快處理他們的出入境手續,以及在羅湖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各設有六條「跨境學童e-道」。

同時,本處於文錦渡、沙頭角及落馬洲管制站為跨境學童提供「免下車過關檢查」服務,亦於陸路邊境管制站實施「跨境學童簡易過關程序」,利用資訊科技進一步優化學童過關時所需辦理的出入境手續。

吸引外來人才

一般就業政策

本港一向對來港就業或投資的專才和企業家實施開放的政策。現行的「一般就業政策」容許具備香港需要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或能夠對本港經濟作出重大貢獻的海外人士來港。二○一六年,共有35 997名海外專才和企業家根據此政策獲准來港。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自二○○三年七月實施「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後,本港已成功吸引來自不同行業的內地專才來港工作。主要行業包括「學術研究和教育」、「藝術及文化」,以及「金融服務」。二○一六年,本處共批准10 404宗申請。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二○○六年六月推出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讓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無須先行獲本地僱主聘任便可申請來港定居。二○一六年,共有273名申請人成功獲分配名額:當中259名來自「綜合計分制」,而來自「成就計分制」的則有14名。自計劃推出以來,成功透過「綜合計分制」獲分配名額的申請人,主要來自「資訊科技及電訊」、「建築、測量、工程及建造」、「金融及會計服務」以及「工業製造」四個界別。而成功透過「成就計分制」獲分配名額的申請人,主要來自「體育運動」、「藝術及文化」和「廣播及娛樂」三個界別。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本處於二○○八年五月推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以進一步吸引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及回港工作,藉以提升香港的人力資本及競爭力。二○一六年,共有9 289名非本地畢業生根據此安排獲批准留港/回港工作。

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

為了吸引移居海外的中國籍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發展,本處於二○一五年五月推出「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根據該計劃申請來港的人士,無須先在港覓得工作。他們一般於首次入境時可獲准在港逗留一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制,其後只須在港獲得聘用,而受聘從事的工作通常是由學位持有人擔任及其薪酬福利達到市場水平,或已在港開辦或參與業務,便可申請延期逗留。截至二○一六年年底,本處共收到417宗申請,當中235宗獲批。獲批申請人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荷蘭及英國。他們持有工程、金融、資訊科技及設計等專業的相關學士或碩士學位,部分申請人更具備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能為香港補充人力資本。

為加強對外宣傳,本處人員去年分別到訪美國及歐洲三個國家(包括英國、荷蘭和法國),舉行推廣活動,並與香港移民第二代及其他有興趣到香港發展的人士會面,詳細講解各項入境計劃。

放寬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的逗留安排

為更積極招攬及挽留外來的人才、專才及企業家,以擴大香港的人才庫,本處已由二○一五年五月起推行一系列優化措施,包括放寬根據各入境計劃入境人才的逗留安排。當中,根據「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以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綜合計分制」來港的頂尖人才,如已根據該等計劃獲准在港工作或居留至少兩年,以及於在港期間的年度薪俸稅應評稅入息高於港幣200萬元,在首次申請延期逗留時可獲准延期逗留六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制,他們亦可在港自由轉換工作而無須事先獲得入境處批准。這項安排方便他們留港長期發展,有助香港挽留頂尖人才。自優化措施推出至二○一六年年底,已有1 734名頂尖人才受惠於有關措施而獲准延期逗留六年。

執法行動

反非法勞工及打擊水貨客行動

本處十分關注僱用非法勞工的違法行為,在二○一六年共進行了16 233次反非法勞工行動,共拘捕6 070名非法勞工和708名僱主。

本處一直致力打擊非法水貨活動的罪行。為進一步打擊有關違法行為,本處自二○一二年九月起進行了一連串代號為「風沙」的反非法勞工行動。截至二○一六年年底,本處共拘捕了3 152名涉嫌從事水貨活動而違反逗留條件的內地訪客及18名涉嫌聘用非法勞工的本地僱主。當中,222名內地訪客已被定罪和被判入獄四星期至三個月不等。本處亦已按既有機制,將被定罪的內地居民資料,通報內地有關當局以註銷他們的赴港簽注,並禁止他們在兩年內再次訪港。

本處亦已制定「懷疑水貨客監察名單」,並透過不同方式,包括從被捕或定罪人士資料、情報收集及出入境數據分析等,將懷疑從事水貨活動人士的資料放入監察名單內。在他們再次入境時,本處會進行查問。若他們來港的目的有可疑,便會拒絕他們入境並即時遣返內地。同時,管制站人員亦會繼續進行突擊截查及採取特別行動打擊水貨客。截至二○一六年年底,本處已把約23 000名懷疑從事水貨活動的內地人士的資料放入監察名單內,被拒絕入境的人士累計超過63 400人次。

對內地孕婦的入境配套措施

為配合自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實施的「零分娩配額」(俗稱「零雙非」)政策,防止沒有預約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本處已全面加強對內地孕婦的入境配套措施,包括加強管制站的入境截查工作,並成立了一個專責小組,集中打擊透過與港人假結婚、逾期逗留或其他違法行為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及安排他們來港分娩的中介人或其他相關人士。本處亦會分析內地孕婦闖關的慣用手法及趨勢,從而作出針對性的截查,以及與其他部門進行突擊聯合行動。二○一六年,入境處在管制站總共截查56 358名內地孕婦,當中5 439名無預約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被拒入境,其資料亦已通報內地部門,以防止她們再行闖關。

自全面加強入境配套措施及執法後,內地孕婦未經預約在本港醫院分娩的個案已大幅下降,由二○一一年第四季每月平均約160宗,銳減至二○一六年每月少於五宗,反映相關措施成效顯著。

偵破多宗假結婚案

本處一直非常關注外地人士透過假結婚在香港居留的問題,並已成立專案小組循不同途徑搜集情報。婚姻登記處人員亦會特別注意可疑的結婚個案。我們對每一宗可疑個案均作出深入調查,以搜集足夠證據,向涉案人士提出檢控。二○一六年,共有98名人士因涉及假結婚案件而被定罪及判監四至18個月不等。

遏止跨國非法移民活動及打擊偽造證件活動

本處一直與國際、內地及本地執法機關共同致力打擊跨國偷渡和行使偽造證件的罪行,並設立了反偷渡情報局,專責打擊跨國非法移民活動和調查涉及香港特區護照的案件。本處經常與各駐港領事館舉行定期會議,商討打擊非法移民及相關跨境罪案等問題。同時本處亦不時與國際及本地執法機關進行聯合行動,遏止跨國性的偷渡罪行。在二○一六年十二月,本處在香港國際機場進行了代號為「天網」的大型行動,澳洲、加拿大、法國、日本、新西蘭及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代表人員亦有參與,擔當顧問或觀察人員的角色。

本處十分關注使用偽造旅行證件進入香港或經香港前往其他國家的問題。本處一直致力打擊偽證活動。調查人員在二○一六年共執行了28 582次打擊偽證行動,截查29 407名離境或過境旅客。另外,本處於二○一六年共檢獲461本偽造旅行證件及169張偽造智能身份證,較二○一五年的511本及216張分別下降10%及22%,反映行動具阻嚇力。調查顯示,大部分被檢獲的偽造身份證為非法勞工所使用,質素差劣,市民只要細心察看,就可分辨真偽。本處會繼續與本港、內地和海外其他執法機關及領事館保持緊密聯繫,交換有關偽造證件的資料及情報,採取果斷行動打擊有關罪行。

另一方面,為防止不法份子利用偽造香港身份證作非法用途,本處會繼續為政府及私人機構等須經常處理身份證明文件的人員舉辦講座,講解智能身份證的防偽特徵和辨別偽造智能身份證的方法,藉以提升前線人員的警覺性。

統一審核機制

統一審核機制於二○一四年三月實施。在機制下,本處會就任何沒有權利進入及停留於香港的外國人所提出的免遣返聲請作統一審核。在實施有關機制時,尚待審核的免遣返聲請個案共有6 699宗。截至二○一六年年底,本處已就6 383宗聲請作出決定,當中48宗獲確立(包括五宗被拒個案於上訴後由酷刑聲請上訴委員會確立),而撤回的有3 860宗;本處於同期接獲另外13 525宗聲請,故尚待審核的聲請為9 981宗,較二○一五年底約11 000宗尚待審核個案相比已有所回落。尚待審核的聲請人當中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孟加拉及印尼,約佔總數80%。

鑑於近年提出免遣返聲請的非華裔非法入境者、逾期逗留旅客,以及在抵港時遭入境處拒絕入境人士的數目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為針對有關情況,政府於二○一六年就處理免遣返聲請的策略展開全面檢討,分別從入境前管制、審核程序、羈留,以及遣送及執法等四個範疇着手進行。此外,本處於二○一六年六月設立遣送審理及訴訟部,由專責的助理處長領導,以支援檢討處理聲請策略的工作及加快處理聲請個案。連同早前獲准在二○一六/一七年度增設的83個職位,遣送審理及訴訟部將有154名負責審核聲請個案的主任,以及132名人員負責各方面的支援工作,包括策略檢討及法例修改的工作。

入境前管制

尚待審核的免遣返聲請人當中,約半數為偷渡來港的非華裔非法入境者。近年從內地非法進入香港的非華裔非法入境者大幅增加,他們主要來自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須持簽證來港的國家。本處非常關注有關情況,與香港警方及內地有關當局一直保持緊密聯繫及情報交流,協力打擊這類非法偷渡活動。

二○一五年一月,本處聯同廣東省公安廳、深圳市公安局及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分別在粵港兩地採取一個代號為「火網」的聯合行動,成功瓦解一個活躍於中港兩地專門安排越南籍人士偷渡來港的犯罪集團,並拘捕兩名為香港居民的集團主腦。經深入調查後,兩名集團主腦均承認洗黑錢的控罪,而其中一名主腦亦同時承認一項管有偽造香港身份證的罪名。兩人於二○一六年十二月分別被判監禁24個月及32個月。

二○一六年三月,本處與香港警方聯同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展開一項代號為「峻嶺」的聯合行動,成功瓦解一個專門安排非華裔人士偷渡來港的跨境犯罪集團,於粵港兩地合共拘捕了114名涉案人士,包括24名集團骨幹成員。在二○一六年六月的「絕策」行動中,本處亦成功瓦解一個專門安排越南籍人士偷渡來港的跨境犯罪集團,中港兩地共拘捕了51名涉案人士,包括17名集團骨幹成員。而在同年八月展開的「銀盾」及「滿弓」行動中,更成功瓦解兩個活躍於中港兩地專門偷運越南籍及南亞裔人士來港的犯罪集團,合共拘捕了99名涉案人士,當中包括46名集團骨幹成員。

除加強執法打擊犯罪集團外,政府於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實施《2016年入境(未獲授權進境者)(修訂)令》,修訂《入境條例》下有關「未獲授權進境者」的定義,除保留越南外,亦加入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索馬里、阿富汗及尼日利亞八個非華裔非法入境者的主要來源國家,使絕大部份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成為「未獲授權進境者」,藉以加重偷運人口的刑罰,大幅提高阻嚇作用。

自實施有關措施以來,截獲或自首的非華裔非法入境者人數於二○一六年共有2 221人,較二○一五年的3 819人大幅下降42%,反映措施已漸見成效。

其餘一半尚待審核的免遣返聲請人主要是逾期逗留人士,當中超過30%為利用免簽證訪港待遇來港的印度旅客。為了便利真正的印度訪港旅客並同時實施有效的入境管制,本處實施「印度國民預辦入境登記」,以防止屬高風險類別的印度可疑訪客前往香港。由二○一七年一月二十三日起,印度國民若為非獲豁免類別人士,必須預先於網上申請及成功辦妥預辦入境登記,才可免簽證來港旅遊。相關的網上登記平台已於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九日開放。預辦入境登記費用全免,在收到所需資料後,電腦系統會處理有關登記,並即時顯示結果。預辦入境登記的有效期一般為六個月。如符合一般的入境規定,登記人在預辦入境登記的有效期內,可憑自行列印的「印度國民預辦入境登記通知書」及其已登記的印度護照,多次免簽證來港旅遊,每次逗留最多14天。截至二○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有2 137名印度國民成功辦理有關登記手續。

審核程序

本處致力在現行的法律框架下推出多項措施,藉以加快審理聲請個案,當中包括優化審核程序和提升資源運用效率。由二○一六年四月起,本處推行提早審核會面安排。在新安排下,聲請人在獲得聲請表格並由本處轉介當值律師服務時,會立即獲安排會面日期,令大部分審核會面在交回聲請表格後三星期內進行。實施有關安排後,每宗聲請所需處理時間由以往平均25星期縮減至約15星期。通過增撥資源和採取各項優化措施,本處在二○一六年共處理了3 218宗聲請個案,較二○一五年處理的2 339宗聲請個案大幅上升38%。

為更有效規範審核程序和防止有故意拖延或濫用機制的情況,政府已開始檢討《入境條例》中有關審核聲請的程序及相關事宜的法律條文,當中包括參考現行統一審核機制的運作經驗及其他國家的相關法律條文和安排。政府計劃在二○一六/一七年度內完成上述檢討後,在二○一七/一八年度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羈留、遣送及執法

在香港提出免遣返聲請的人,即使其聲請獲確立,其非法入境或逾期居留的身份仍然不會改變。根據《入境條例》第38AA條,非法入境者或受遣送離境令或遞解離境令規限的人不得接受有薪或無薪的僱傭工作,或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違例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五萬元及監禁三年。在二○一○年十月,上訴法庭就相關條文頒下量刑指引,凡違反該條文而被定罪的人士,須以15個月監禁作量刑基準。自條例生效至二○一六年年底,共有1 419人因涉嫌違反該條例而被捕。

本處亦不斷加強採取執法行動,針對打擊從事非法勞工的免遣返聲請人士及其僱主。二○一六年,本處展開了599次針對非華裔非法勞工的行動,較二○一五年大幅增加69.7%,共拘捕了487名非華裔非法勞工和299名本地僱主,較二○一五年分別增加23.3%及45.1%。同時,我們已加強宣傳工作,提醒僱主僱用不可合法受僱的人是刑事罪行,可被判即時監禁。

政府會從法律、資源、公眾安全等角度,研究不同措施,以羈留更多非法入境者(包括免遣返聲請人)及為羈留設施的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支援。另一方面,本處一直致力盡快把免遣返聲請不獲確立的人士遣送離境。由二○一一年至二○一六年,本處共把2 845名免遣返聲請(包括統一審核機制實施前提出的酷刑聲請)不獲確立的人士遣送離境。本處會加強與有關國家領事館的聯繫,以加快遣送程序。

與海外國家聯繫

此外,本處致力與聲請人的主要來源國家加強聯繫。繼二○一五年十二月出訪印度後,本處於二○一六年分別派員出訪其他主要來源國家,包括越南、巴基斯坦及孟加拉,向當局介紹香港在打擊非法勞工及人口販運方面的嚴格法例條文、實施統一審核機制的目的,以及就執法行動的情報搜集和聯絡事宜商討合作。訪問團亦與駐當地的中國使領館就審批外籍人士前往香港的簽證事宜作交流,並透過當地傳媒提醒該國國民勿受犯罪集團誤導,誤信可在港以難民身份居留或以身試法圖謀來港非法工作。本處日後會繼續出訪有關的主要來源國家,與當局溝通會面,反映該國人士偷渡來港及在港提出免遣返聲請的情況,同時亦會與當地執法機構建立聯繫、交換情報和開展合作,致力解決問題。

簽發香港特區護照及其免簽證入境待遇

二○一六年,本處共簽發703 309本香港特區護照。自推出至今,本處已簽發超過1 000萬本香港特區護照。去年聖巴泰勒米島、聖馬丁島(法國海外領地)、科摩羅、毛里塔尼亞和馬達加斯加同意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入境時發給簽證待遇。現時合共有157個國家和地區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落地簽證安排。本處會繼續游說更多國家和地區給予此項待遇,令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外遊時更加方便。

增設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入境事務組

香港特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滬辦)入境事務組於二○一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正式投入服務,為身處上海市以及浙江、江蘇、安徽和山東省內的遇事港人提供可行協助。為加強服務,駐滬辦入境事務組於同年十一月七日起,亦提供赴港入境簽證及進入許可申請服務。

駐內地辦事處入境事務組提供香港特區護照換領服務

為進一步便利身在內地的香港居民,由二○一六年十一月七日起,他們可透過駐北京辦事處、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及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的入境事務組遞交換領香港特區護照的申請,並在該駐內地辦事處領取新護照。二○一六年,四個駐內地辦事處的入境事務組共處理331份換領香港特區護照申請。

為身處香港境外陷於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協助

本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公署)、中國駐外國使領館、外國駐港領事館、香港特區政府駐外辦事處及其他政府部門緊密合作,為身處香港境外而陷於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切實可行的協助。

電話求助熱線「1868」於二○一六年處理的來電共159 515宗,涉及的求助個案共2 808宗,當中大部分求助涉及在境外遺失旅行證件、入院或傷亡等。另外,入境處亦已設立後備支援隊伍,以便一旦發生緊急事故時,可迅速增派人手接聽求助電話和解答市民的查詢,或直接到有關地方為身處當地的香港居民提供緊急支援。此外,外交部的24小時領事保護熱線「12308」亦會根據實際情況及需要,轉介香港居民的求助個案予本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處理及跟進。

為提升市民出外旅遊時的安全意識,本處於二○一六年加強宣傳活動,於五月至九月期間與公署協作舉行「海外安全與領事保護工作」專題研討會及圖片展等,介紹中國領事保護及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的工作,並透過傳媒進一步提醒公眾在外遊前及旅遊期間應注意的事項及資訊,包括求助方法及須知等。此外,於同年十二月,本處與公署及香港旅遊業議會協作舉行研討會,向業界人士分享使用「外遊提示登記服務」的優點及推廣有關服務。

「外遊提示登記服務」

香港居民可在前往外地旅遊前,透過「外遊提示登記服務」登記他們的聯絡方法和行程,方便本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在緊急的情況下與他們聯絡並提供協助。此外,用戶亦可透過「我的政府一站通」接收最新外遊警示及相關公開資料,又或視乎情況,同時接收流動電話短訊。截至二○一六年年底,共有59 406名香港市民已登記此項服務。

於香港境外發生的重大事故

二○一六年,香港境外發生了數宗涉及港人的重大事故,包括港人滯留土耳其事件(七月)、港人在德國遇襲事件(七月)、日本北海道車禍(八月)、香港旅行團在廣東省揭陽市遇上車禍(八月)、泰國蘇梅島車禍(九月)及澳洲布里斯本車禍(十月)。本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與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相關中國駐外使領館、外國駐港領事館、香港特區政府駐內地辦事處和其他政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為受影響港人及其家屬提供切實可行的協助。

婚姻監禮人計劃

婚姻監禮人計劃自二○○六年三月十三日起實施。截至二○一六年年底,共有2 070位婚姻監禮人獲委任,而透過他們遞交的擬結婚通知書共有256 492份,佔申請總數的42.9%;婚姻監禮人主持的婚禮則有255 850宗,佔總結婚數目的45.2%。本處會繼續監察婚姻監禮人所提供的服務,並不時檢視婚姻監禮人計劃的運作成效,以確保市民可享用靈活、多元化及稱心滿意的證婚服務。

新一代智能身份證換證計劃

本處於二○一六年六月設立身份證部,由一名助理處長專職領導,負責開發「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和籌備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

「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項目已於二○一六年九月至十一月期間公開招標,標書的評審工作現正進行中。在新系統推出後,本處將推行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並在全港不同地區共設立九個新身份證換領中心,預計於二○一八至二○二二年間,分階段為所有香港智能身份證持有人換領新身份證。

招聘入境事務人員

二○一六年,本處共聘任210名入境事務主任及259名入境事務助理員,當中53名入境事務主任及130名入境事務助理員已完成入職訓練,並已正式投入工作。預計在二○一七/一八財政年度,本處將會招聘約230名人員(當中包括100名入境事務主任及130名入境事務助理員),以填補因員工流失而出現的空缺。為配合部門的人手需求,我們會繼續優化招聘程序,並會於二○一七年第一季內分別展開新一輪公開招聘入境事務主任及入境事務助理員的活動。

部門成立五十五周年慶祝活動

為慶祝部門成立五十五周年,本處於二○一六年七月三十一日在入境事務學院舉行開放日,藉着各項展覽及遊戲攤位讓市民增加對入境處的認識。此外,去年八月至九月期間,本處在入境事務大樓舉行了「入境處歷史及發展圖片展」,供市民參觀。

獲頒獎項

本處一向秉承精益求精的服務理念,竭力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本處在二○一六年繼續得到社會認同,屢獲殊榮。在英國專業航空運輸研究機構「Skytrax」的年度旅客意見調查中,本處連續兩年贏得「Skytrax全球最佳機場出入境服務」大獎。這次調查覆蓋全球共550個機場,共收集了1 325萬名來自106個國家的航空旅客對各機場出入境服務的評分。能夠獲得這個殊榮,證明本處過去在提升服務水平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世界各地旅客的認同。另外,在機場管理局舉辦的二○一六年香港國際機場優質顧客服務計劃中,本處蟬聯「最佳顧客服務躍進大獎」,更有29位人員獲得「企業團隊卓越獎-嘉許獎」。

二○一六年,本處有兩名人員獲頒「申訴專員嘉許獎(公職人員獎)」,是連續第18年有同事獲得這個獎項。本處亦有六名人員獲頒「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以表揚他們持續優秀的工作表現,是連續第13年有本處人員獲得嘉許。另外,在本處每年舉辦的「最有禮貌入境管制人員」選舉中,得票最多的管制人員會同時榮獲香港旅遊發展局委任為「香港禮貌大使」,發揮部門以禮待人的精神。本處自二○○六年開始一直獲得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頒發「同心展關懷」標誌,並在二○一五/一六年度起獲頒發「10年Plus同心展關懷」標誌,肯定了部門對關懷社區、員工及環境的承擔。本處定當繼續悉力以赴,發揚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入境事務處YouTube頻道

本處於二○一六年二月一日推出「香港入境事務處」YouTube頻道,方便公眾隨時隨地閱覽入境處的服務及活動資訊。已上載該頻道的短片共分為三大類別,分別為「服務動資訊」、「關於我們」及「部門活動花絮」。在「服務動資訊」類別中,我們製作了超過40套短片,介紹市民最常用入境處服務的相關申請要求及程序。其餘兩部份,我們上載了一些介紹本處工作及活動的短片,為市民提供多一個平台了解我們的工作。「香港入境事務處」YouTube頻道自推出以來,總瀏覽人次已超過12萬。我們會繼續製作更多短片以進一步便利市民大眾。

二○一七年的展望

加強宣傳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以匯聚人才

為吸引更多外來人才,入境處會於二○一七年繼續到海外宣傳,並與駐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合作,積極推廣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包括「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以爭取世界各地的人才來港發展,為香港經濟作出貢獻。

進一步加強為身處香港境外的香港居民提供協助

有鑑於越來越多香港居民出外旅遊或經商,為確保他們在外遇事時得到適切協助,本處計劃進一步加強協助在外香港居民的工作,當中包括增加人手處理有關工作,並加強負責人員的培訓。同時,除現時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及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均設有入境事務組外,本處會在今年內於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開設入境事務組,為在內地遇事的香港居民提供更佳的支援服務。

審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民來港的簽證要求

行政長官於二○一七年《施政報告》中公布,為了促進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我們將審視放寬對相關國家的就業、求學、旅遊等方面的簽證要求。就此,特區政府已經與白俄羅斯就雙方的互免簽證安排達成共識,為兩地訪客提供更多旅遊便利。在新安排下,持有效香港特區護照和白俄羅斯國民護照訪客可享相互免簽證入境待遇,每次逗留不超過14天。雙方期望盡早完成相關程序,早日實施互免簽證安排。另外,我們亦計劃放寬對柬埔寨國民的簽證安排,容許他們申請來港工作和求學。有關對柬埔寨的新措施預計於今年第一季實施。

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

本處根據部門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報告的建議,逐步更新現有的資訊系統及資訊科技基建設施。為配合各第三代資訊系統的推行,「新資訊科技基建設施」項目下所建設的兩所數據中心及新基建平台已分別在二○一四年及二○一五年開始運作。

「新出入境管制系統」項目自二○一六年一月起分階段推出。其中,本處已把現有430多條e-道提升為多功能e-道,並新增了超過150條多功能e-道,使e-道服務可因應旅客流量靈活調配。此外,本處預計將於二○一七年第二季推出「旅客自助離境服務」,讓合資格並持有有效電子旅行證件的訪客,可以無須預先登記而使用e-道辦理自助離境手續,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及各口岸的整體處理旅客能力。

另一方面,「新一代電子護照系統」項目將取代日漸老化的系統及更有效地支援簽發新香港特區旅行證件的工作。該項目現正進行招標工作,預計於二○一九年年初起分階段推出。此外,「簽證自動化系統;協助在外港人、生死及婚姻、居留權決策支援系統以及執法個案處理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已於二○一六年三月完成,現正進行相關前期準備工作。至於「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項目則正進行招標工作。待招標工作完成後,本處將進行系統設計、開發和測試,預計新系統將於二○一八年分階段推出。

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右五)今日(一月二十六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六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

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右五)今日(一月二十六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六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

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今日(一月二十六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六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圖示曾國衞介紹「旅客自助離境服務」。

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今日(一月二十六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六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圖示曾國衞介紹「旅客自助離境服務」。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國安法》頒布四周年展覽
言歸「證」傳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檢視衞生黑點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樹
行政長官 2024 年施政報告
2025-26 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試驗統計調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維護國家安全
安全社區期刊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網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
人才清單
talent.gov.hk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入境計劃
粵港澳大灣區
外遊警示制度
外遊提示登記服務
安全出行話你知
外交部領事保護與服務資訊
保安一站通
惡劣天氣下的安排
香港法律服務
立即下載「防騙視伏App」!
禁止蒙面規例
使用智方便 生活新體驗
完善選舉制度 落實愛國者治港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國安法》頒布四周年展覽
言歸「證」傳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檢視衞生黑點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樹
行政長官 2024 年施政報告
2025-26 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試驗統計調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維護國家安全
安全社區期刊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網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
02-02-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