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及新聞公報

入境事務處二○一四年工作回顧(附圖)

2015年2月12日

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處長陳國基今日(二月十二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回顧入境處過往一年的工作並前瞻未來。本處二○一四年的主要工作摘要如下:

出入境管制站的交通流量

二○一四年仍然是管制部繁忙的一年。全年總出入境人次超過2億9 000萬,比二○一三年增加4.7%。訪港旅客入境人次達6 080萬,比二○一三年增加12.0%。其中,機場管制站的訪港旅客達到1 285萬人次、陸路邊境管制站達4 281萬人次、海路管制站則有518萬人次。

隨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及社會連繫加強,內地訪客數量持續上升。二○一四年,內地訪客全年入境人次為4 700萬,平均每日入境人次為128 700,較二○一三年上升16.1%。

便利出入境的措施

擴展e-道服務

近年旅客數量持續上升,為進一步提升部門的處理能力和效率,本處善用資訊科技,讓更多旅客以自助形式使用e-道辦理出入境手續。截至二○一四年年底,各管制站共設有431條e-道,當中包括123條多功能e-道,可靈活地讓合資格的香港居民或訪港旅客使用。

為配合內地當局於二○一四年五月推出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本處已提升了e-道的電腦系統,合資格的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持有人只需在首次持該證訪港時於傳統櫃位成功辦理入境手續,往後便可使用e-道服務。截至二○一四年年底,超過220萬名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持有人來港,出入境人次超過770萬。

另外,為進一步便利視障人士使用e-道服務,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入境大堂和港澳客輪碼頭管制站的出入境大堂分別於二○一四年一月及四月增設了具備語音輔助功能的e-道。本處已計劃於二○一五年年初將有關服務擴展至深圳灣管制站出入境大堂。

與其他國家/地區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

繼與韓國於二○一三年十二月推行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安排後,本處亦與新加坡及德國分別於二○一四年九月及十一月推行此項安排。在新安排下的合資格訪港旅客可於機場管制站或港澳客輪碼頭管制站登記使用香港的e-道服務。截至二○一四年年底,共有超過5 000名特區護照持有人已完成辦理使用這三個國家的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的相關登記手續。此外,本處現正與澳洲有關當局商討同類安排,政府亦會繼續與其他與香港在旅遊及商業方面有緊密聯繫的國家及地區磋商,推出更多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的安排。我們相信這安排將為香港居民及與香港有密切聯繫的經濟體的居民帶來更多的旅遊便利,加強彼此在商業、社會及文化方面的交流。

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

「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自二○一三年十二月推出至今,已有約91 000次下載紀錄。此應用程式除了為市民及訪港旅客提供有關各主要陸路管制站最新的估計旅客輪候過關狀況之外,亦上載本處最新消息。

為跨境學童提供便捷服務

根據教育局提供的數字,二○一四至一五學年跨境學童數目約有25 000人。入境處已採取多項措施便利學童過關,包括於學童過境上學、下課時段闢出專用櫃以加快處理他們的出入境手續,以及在羅湖管制站設有6條「跨境學童e-道」。「跨境學童e-道」服務將擴展至落馬洲支線管制站,新增6條「跨境學童e-道」將於二○一五年第一季啟用。

為進一步便利跨境學童往返內地及香港,政府與內地有關當局經商討後同意,批出特別配額給跨境校巴使用落馬洲、文錦渡、沙頭角及深圳灣管制站。為向更多跨境學童提供更便捷及安全的通關服務,跨境學童「免下車過關檢查」現適用於文錦渡、沙頭角及落馬洲管制站。本處亦已於落馬洲支線、深圳灣及羅湖管制站實施「跨境學童簡易過關程序」,利用資訊科技進一步優化學童過關時所需辦理的出入境手續。這項服務同時適用於上述管制站使用「免下車過關檢查」的學童。此外,為提高管制站的處理量,落馬洲支線、落馬洲及文錦渡管制站已增設校巴停車位,供更多跨境校巴及保姆車使用。

啟德郵輪碼頭管制站增設第二個泊位

啟德郵輪碼頭自二○一三年年中正式啟用後,至二○一四年年底已有37艘郵輪停泊。隨第二個泊位於二○一四年九月正式啟用,本處在九月二十九日同時處理停泊在碼頭的「藍寶石公主號」和「海洋航行者號」共逾5 400名旅客。

吸引外來人才

現行政策

一般就業政策

本港一向對來港就業或投資(即來港開辦或參與業務)的專才實施開放的政策。現行的一般就業政策容許具備香港所需要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或能夠對本港經濟作出重大貢獻的海外人士來港。二○一四年,共有31 676名海外專才和企業家根據此政策獲准來港。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自二○○三年七月十五日起實施,成功吸引來自不同行業和具有認可資歷的內地專才來港工作。主要行業包括學術研究和教育、藝術及文化,以及商業和貿易。二○一四年,本處共批准9 313宗申請。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二○○六年六月推出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讓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無須先行獲本地僱主聘任,便可申請來港定居。二○一四年,共有373名申請人成功獲分配名額:當中348名來自「綜合計分制」,而來自「成就計分制」的則有25名。成功透過「綜合計分制」獲分配名額的申請人,主要來自金融及會計服務、資訊科技及電訊和建築、測量、工程及建造三個界別。成功透過「成就計分制」獲分配名額的申請人,主要來自體育運動和藝術及文化兩個界別。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本處於二○○八年五月十九日推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以進一步吸引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及回港工作,藉以提升香港的人力資本及競爭力。該安排推出後反應理想。二○一四年,有10 375名非本地畢業生根據此安排獲批准留港/回港工作。

推行新入境政策及優化措施

面對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下降的人口挑戰,香港必須吸引及挽留人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以建立香港的人才庫。行政長官於二○一五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本處將於二○一五年第二季就這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

入境處將推出一項名為「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的試驗計劃,以吸納移居海外的中國籍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發展。香港移民的第二代認識外地語文及文化,如具有良好教育背景,不但是充沛勞動人口的一個珍貴來源,而且這些獨特背景相信能協助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及帶動香港發展,為本港經濟作出貢獻。根據該計劃獲准來港的人士,無須在提出申請時已在港覓得工作。他們一般首次入境可獲准在港逗留12個月而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制,其後只須在港獲得聘用,而受聘從事的工作通常是由學位持有人擔任及其薪酬福利達到市場水平,便可申請延期逗留。他們亦可根據現行有關受養人的政策申請攜同其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的受養子女來港。根據本計劃獲准來港的人士在通常居於香港連續七年後,可依法申請香港特區居留權。

入境處亦會優化現有輸入人才計劃。所有根據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以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綜合計分制」來港人士的逗留期限,會由現時首次入境獲准逗留一年放寬至兩年,而現時2-2-3年的延期逗留模式,則將會改為3-3年。根據這些計劃來港的頂尖人才,如符合特定的條件,包括已根據該等計劃在港工作或居留至少兩年,以及在港期間的年度薪俸稅應評稅入息高於一定水平(港幣200萬元或以上),在首次申請延期逗留時可獲准延期逗留六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制。根據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成就計分制」成功申請來港的人士,則可在首次入境時獲准在港逗留八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制。本處亦會優化「綜合計分制」的計分制度,以吸引更多擁有優秀學歷及國際工作經驗的傑出人才來港。

為吸引海外企業家來港創業,本處將會把一般就業政策下投資類別申請的各項考慮因素列明,以提高計劃透明度,令有意申請的人士更容易明白相關要求。此外,申請人如有意在港開設或參與初創業務,而該等業務已獲得政府支援計劃的支持,本處會積極考慮其申請。

暫停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在二○○三年十月推出,旨在讓那些把資金帶來香港,但不會在港參與經營任何業務的人士(即資本投資者)來港居留。截至二○一四年年底,本處共收到41 802宗申請。25 504名申請人已按照計劃規定作出所需投資,並已獲正式批准在港居住。此外,共有2 493名申請人已獲原則上批准,以便他們來港進行計劃規定的投資活動。二○一四年每月平均有507宗申請。

計劃推出時,正值香港經濟衰退,需要吸引外來資金來港,以刺激經濟增長。考慮到特區現時的經濟狀況,我們不應再重點吸引資本投資者來港,而是應聚焦吸引人才、專業人士,以及富創意的企業家來港為本港經濟作出貢獻。因此,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已由二○一五年一月十五日起暫停,而現時約有15 000宗申請仍在處理中。

放寬非本地學生的入境安排

為配合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的政策措施,現行的非本地學生入境安排獲進一步優化。由二○一四年三月十七日起,合資格非本地學生可申請來港交流,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本地副學位課程及非本地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課程。另外,就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本地副學位課程及非本地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可分別在港參加與學科/課程有關的強制性實習工作及與學科/課程有關的實習工作。一般而言,獲准來港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本地及非本地專上課程的非本地學生,會按其修讀課程一般修業期的長短獲准在港逗留。

執法行動

反非法勞工及打擊水貨客行動

本處在二○一四年共進行了13 462次反非法勞工行動,共拘捕6 100名非法勞工和817名僱主。

本處一直致力打擊非法水貨活動的罪行。為進一步打擊有關違法行為,自二○一二年九月起,本處進行了一連串代號為「風沙」的反非法勞工行動。截至二○一四年年底,本處共拘捕了1 735名涉嫌從事水貨活動而違反逗留條件的內地訪客及14名涉嫌聘用非法勞工的本地僱主。當中,200名內地訪客已被定罪及判入獄四星期至三個月不等。本處亦已按既有機制,將被定罪的內地居民資料,通報到內地有關當局以註銷他們的赴港簽注,並禁止他們在兩年內再次訪港。

本處亦已制定「懷疑水貨客監察名單」,並透過不同方式,包括從被捕或定罪人士資料、情報收集及出入境數據分析等,將懷疑從事水貨活動人士的資料放入監察名單內。在他們再次入境時,本處會進行查問。若他們來港的目的有可疑,便會拒絕他們入境並即時遣返內地。同時,管制站人員亦會繼續進行突擊截查及特別行動打擊水貨客。截至二○一四年年底,本處共拒絕約25 000人次懷疑從事水貨活動的內地人士入境。

對內地孕婦的入境配套措施

為配合於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實施的「零分娩配額」(俗稱「零雙非」)政策,防止沒有預約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本處已全面加強對內地孕婦的入境配套措施,包括加強管制站的入境截查工作,並分析內地孕婦闖關慣用的手法及趨勢,從而作出針對性的截查和與其他部門進行突擊聯合行動。二○一四年,入境處在管制站總共截查55 787名內地孕婦,當中5 489名無預約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被拒入境,其資料亦已通報內地部門,以防止她們在臨盆一刻再次冒險闖關。

本處亦成立一個專責小組,打擊透過與港人假結婚、逾期逗留或其他違法行為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及安排他們來港分娩的中介人或其他相關人士。當出生登記處為初生嬰兒辦理出生登記時發現有人涉嫌向入境處職員作出虛假陳述或透過假結婚來港產子的情況,本處亦會作出跟進調查,並依法對他們提出檢控。入境處在二○一四年共檢控69名逾期逗留在港分娩的內地孕婦、19名透過非法行為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及7名協助她們來港產子的香港居民,當中被判的最高刑期為監禁22個月零兩星期。

自全面加強入境配套措施及執法後,內地孕婦不經預約闖香港醫院產子的個案已大幅下降,由二○一一年第四季每月平均約160宗,銳減至二○一四年每月平均少於19宗,反映相關措施已見成效。

偵破多宗假結婚案

本處一直非常關注非本港居民透過假結婚在香港居留的問題,並已成立專案小組從不同途徑搜集情報。婚姻登記處人員亦會特別注意可疑的結婚個案。我們對每一宗可疑個案均作出深入調查,以搜集足夠證據,對涉案人士提出檢控。二○一四年,共有14名內地居民與108名香港居民因涉及假結婚案件而被定罪及判處監禁6至19個月不等。

本處於二○一四年十二月成功瓦解一個安排跨境假結婚的犯罪集團。行動當中,本處拘捕61名涉案人士,包括一名主腦及三名骨幹成員,並成功檢獲大量香港和內地結婚證書、出生證明書及副本等證物。經調查後,本處發現集團成員利用手機的交友及即時通訊平台傳送登記結婚所需的相關文件。被捕人士當中已有九人被定罪,最高刑罰為判監12個月。

遏止跨國非法移民活動及打擊偽造證件活動

本處一直與國際、內地及本地執法機關共同致力打擊跨國偷渡及行使偽造證件的罪行,並設立了反偷渡情報局,專責打擊跨國非法移民活動及調查涉及香港特區護照的案件。同時本處不時與國際及本地執法機關進行聯合行動,以遏止跨國性的偷渡罪行。在二○一四年十二月,本處在香港國際機場進行了另一項代號為「天網」的大型行動,澳洲、法國、新西蘭及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的代表人員亦有參與,擔當顧問或觀察人員的角色。在二○一五年一月,本處與廣東省公安廳、深圳市公安局及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分別在粵港兩地採取一項代號為「火網」的聯合行動,成功瓦解一個專門安排越南籍人士偷渡來港的犯罪集團。行動中,本處拘捕23名涉案人士,包括10名香港居民、12名越南籍人士及1名內地居民,當中三人為集團骨幹成員。行動中亦搜獲大量證物,包括偽造香港身份證和副本、經非法改動的越南出入境證及帳簿等。被捕人士當中已有五人被定罪,並被判入獄15個月。

本處一直致力打擊偽造證件活動。調查人員在二○一四年共執行27 928次打擊偽證行動,截查39 313名離境或過境旅客。另外,本處於二○一四年共檢獲523本偽造旅行證件及146張偽造智能身份證,較二○一三年的765本及186張分別下降32%及22%,反映行動具阻嚇力。

遏止內地人士在港從事違規活動

本處一直非常關注旅客在港從事違規或非法活動。按特區政府與內地公安機關制定的通報機制,本處會定期向內地公安機關出入境部門提供在港因刑事罪行被定罪的內地人士的資料,以便有關當局加強審批這些人士再次來港的申請。內地當局視乎情況,一般在二至五年內都不會簽發赴港簽注及旅行證件給予有關人士,以防止他們再次在港從事違法活動。本處亦會與內地當局就通報機制不時交換意見,就有關機制適時作出檢討及與內地保持溝通,確保機制行之有效。

統一審核機制

統一審核機制已於二○一四年三月三日起實施。統一審核機制下,入境處將一次過審核任何沒有權利進入及停留於香港的人,根據包括《入境條例》(香港法例第115章)第VIIC部所訂明的酷刑,《香港人權法案條例》(香港法例第383章)第8條下的第三條所指的酷刑或殘忍、不人道或侮辱之處遇或懲罰,以及/或參照一九五一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第33條的免遣返原則所指的迫害等風險,針對另一國家而提出的免遣返聲請。統一審核機制的程序是按照酷刑聲請的法定審核程序所訂立,合乎法律所要求的高度公平標準,同時能避免經濟移民濫用程序,以達致延長非法留港的目的。

實施統一審核機制並不影響特區政府就一九五一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及其一九六七年議定書從未適用於香港的一貫立場,以及我們不給予任何人庇護或核實任何人的難民身分的堅定政策。聯合國難民署將繼續按其授權為難民提供保護。為此,入境處會將迫害風險獲確立的免遣返聲請人轉介至聯合國難民署,讓該署考慮確認該聲請人為難民,及安排他們移居至第三國家。同時,入境處會儘快將聲請被拒的人遣離香港。

在二○一四年三月三日統一審核機制實施時,尚待決定的免遣返聲請合共6 699宗。機制實施後截至二○一四年底,入境處另外接獲4 634宗聲請。同期,入境處已就826宗聲請作出決定,另有889宗聲請被撤回或無法處理,而尚待決定的免遣返聲請共有9 618宗。

旅行證件

二○一四年,本處共簽發769 466本香港特區護照,較二○一三年所簽發的756 893本增加1.7%。

香港特區護照免簽證入境待遇

二○一四年,摩爾多瓦共和國、馬拉維共和國、湯加王國和圭亞那共和國分別同意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入境時發給簽證待遇。現時,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入境時發給簽證待遇的國家和地區達151個。本處會繼續游說更多國家和地區給予此項待遇,令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外遊時更加方便。

人事登記處—觀塘辦事處遷往觀塘偉業街

本處人事登記處—觀塘辦事處於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從觀塘海濱道九倉電訊廣場遷往觀塘偉業街宏利金融中心。為了讓市民進一步了解人事登記服務的發展歷程,新辦事處內設有小型圖片展覽廊,以圖文介紹過往人事登記處的服務概況,以及不同年代所簽發的香港身份證。

為身處香港境外陷於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協助

本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我國駐外國使領館、香港特區政府駐外辦事處及其他政府部門緊密合作,為身處香港境外而陷於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切實可行的協助。

電話求助熱線「1868」於二○一四年處理的來電共206 625宗,涉及求助個案共2 068宗,當中大部分求助涉及在境外遺失旅行證件、入院或傷亡等。另外,入境處亦已設立後備支援隊伍,以便一旦發生緊急事故時,可迅速加派人手接聽求助電話及解答市民的查詢,或直接到有關地方為身處當地的香港居民提供緊急支援。

為使身在海外的中國公民在遇到困難時可以獲得及時、專業的指導和幫助,外交部於二○一四年九月設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並開通了24小時領事保護熱線「12308」。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會根據實際情況及需要,轉介香港居民的求助個案予本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處理及跟進。

於香港境外發生的重大事故

二○一四年,香港境外發生了數宗涉及港人的重大事故,包括馬來西亞航空客機由吉隆坡前往北京時失去聯絡(三月)、越南多個地區發生大型示威和騷亂(五月)、泰國全國實施戒嚴(五月)、馬來西亞航空客機於烏克蘭墜毀(七月)及香港旅遊團於西班牙遇上車禍(十月)。在這些事件中,該小組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我國駐外使領館和其他政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為受影響港人及其家屬提供切實可行的協助。

「外遊提示登記服務」

香港居民可在前往外地旅遊前,透過「外遊提示登記服務」登記他們的聯絡方法和行程,方便本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在緊急的情況下與他們聯絡並提供協助。此外,用戶亦可透過「我的政府一站通」接收最新外遊警示及相關公開資料,又或視乎情況,同時接收流動電話短訊。截至二○一四年年底,共有40 661名香港市民登記此項服務。

婚姻監禮人計劃

婚姻監禮人計劃於二○○六年三月十三日起實施。截至二○一四年年底,共有1 996位婚姻監禮人獲委任,而透過他們遞交的擬結婚通知書共有205 207份,佔總申請的41.6 %;婚姻監禮人主持的婚禮則有204 339宗,佔總結婚數目的43.9 %。本處會繼續監察婚姻監禮人所提供的服務,並不時檢視婚姻監禮人計劃的運作成效,以確保市民可享用靈活、多元化及稱心滿意的證婚服務。

招聘入境事務人員

二○一四年,本處共聘任38名入境事務主任及136名入境事務助理員,而獲聘的所有入境事務主任及54名入境事務助理員已完成入職訓練,並投入工作行列。為配合部門的人手需求,我們分別在二○一四年二月及四月展開公開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及入境事務主任的活動。在入境事務助理員方面,招聘程序已接近尾聲,我們預計於二○一五年首季可聘任約60名新血;而入境事務主任方面,甄選程序現正進行中,我們期望第一批約25名獲聘人員可最快在二○一五年年初入職。

獲頒獎項

本處一向致力應用嶄新資訊科技為市民服務,表現獲得廣泛認同。本處推出的「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為市民及訪港旅客提供一個更方便、簡單及容易操作的流動平台以閱覽各主要陸路邊境管制站的估計旅客輪候過關狀況,以及其他入境處的資訊。此程式去年榮獲香港無線科技商會頒發「二○一四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最佳流動應用程式(流動資訊)獎」優異證書。

另外,本處人員為公眾提供優質服務所作出的努力亦繼續得到社會認同。在機場管理局舉辦的二○一四年香港國際機場優質顧客服務計劃中,入境處獲頒「最佳旅客服務躍進大獎」,而機場管制站一位前線同事亦同時獲頒「個人卓越獎」。此外,本處有五位同事獲頒「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以表揚他們持續的優秀工作表現。自該嘉許計劃於二○○四年推出以來,本處已連續11年有同事獲得嘉許。本處亦有兩名人員獲頒「申訴專員嘉許獎(公職人員獎)」,是連續第16年有同事獲得這個獎項。而本處每年舉辦的「最有禮貌入境管制人員」選舉中得票最多的管制人員,亦同時榮獲香港旅遊發展局委任為「香港禮貌大使」,發揮部門以禮待人的精神。入境處自二○○六年起一直獲得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頒發「同心展關懷」標誌,肯定了部門對社會服務的貢獻。本處定當繼續發揚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

二○一五年的展望

輸入人才

入境處會致力於二○一五年第二季推行試驗計劃,吸納移居海外的中國籍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發展,以及優化現有輸入人才計劃。

工作假期計劃擴展至奧地利

工作假期計劃於二○○一年四月推出,旨在促進香港與各參與國家在文化及教育上的交流,從而加彼此的雙邊關係。計劃將於二○一五年三月二日擴展至奧地利,每年名額一百個。參與人士可在本港逗留最多六個月,並在留港度假期間從事短期工作。香港早前已與新西蘭、澳洲、愛爾蘭、德國、日本、加拿大、韓國、法國及英國共9個國家簽訂同樣的計劃。參與人士可在本港逗留最多十二個月,並在留港度假期間從事短期工作。

繼續加強執法工作

在打擊水貨客方面,入境處會繼續加強口岸截查,以及與本地和內地執法部門的情報交流及合作,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打擊這些違規活動。

今年,入境處會繼續全面配合「零雙非」政策,在各管制站加強對內地孕婦的入境檢查,同時致力打擊協助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中介活動。

面對近月截獲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數目有上升趨勢,入境處會繼續加強相關執法行動。

提升管制站設施及新管制站工程

在管制站設施方面,落馬洲管制站客運大樓已分階段進行改善工程,第一階段入境(南行)工程已於二○一三年四月完成,而第二階段出境(北行)工程亦已於同年五月初展開。整項工程預計可於二○一五年年初竣工。屆時,e-道數目將會由原來的20條大增至33條,連同傳統櫃,出入境通道數目將會增至83條。此外,增建的2個私家車車輛檢查亭預計於二○一五年年中完成。

同時,為應付航空交通的預計增長,香港國際機場加建的中場客運廊,首階段工程預計將於二○一五年年底完成。隨新的跨境管制站設施於未來數年陸續落成,可進一步提升口岸的處理量。當這些新管制站落成啟用後,入境處會繼續為旅客提供高效率的出入境服務。

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

根據二○一○年年底完成的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報告的建議,首個關於「新資訊科技基建設施」資訊系統項目的系統設計已在二○一四年年中完成,而兩間數據中心亦分別在二○一四年六月及十月開始運作。第二個關於「新出入境管制系統」資訊系統項目的招標工作亦已於二○一四年十一月完成,並開始進行系統設計和開發工作。該項目主要用以應付持續增長的出入境旅客,以及配合各現有和新設管制站的長遠業務發展。新系統預計於二○一六年年初至二○一七年年初分階段推出。

「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已於二○一四年十月完成。本處正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解釋有關計劃內容,並計劃於稍後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以推行項目。至於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報告其他建議的可行性研究,預計在二○一五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入境事務處處長陳國基(右四)今日(二月十二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四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

入境事務處處長陳國基(右四)今日(二月十二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四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

陳國基介紹「入境處安心外遊週」。

陳國基介紹「入境處安心外遊週」。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國安法》頒布四周年展覽
言歸「證」傳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檢視衞生黑點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樹
行政長官 2024 年施政報告
2025-26 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試驗統計調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維護國家安全
安全社區期刊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網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
人才清單
talent.gov.hk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入境計劃
粵港澳大灣區
外遊警示制度
外遊提示登記服務
安全出行話你知
外交部領事保護與服務資訊
保安一站通
惡劣天氣下的安排
香港法律服務
立即下載「防騙視伏App」!
禁止蒙面規例
使用智方便 生活新體驗
完善選舉制度 落實愛國者治港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國安法》頒布四周年展覽
言歸「證」傳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檢視衞生黑點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樹
行政長官 2024 年施政報告
2025-26 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試驗統計調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維護國家安全
安全社區期刊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網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
28-0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