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及新聞公報

入境事務處二○一三年工作回顧(附圖)

2014年1月27日

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處長陳國基今日(一月二十七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回顧入境處過往一年的工作並前瞻未來。本處二○一三年的主要工作摘要如下:

出入境管制站的交通流量

二○一三年仍然是管制部繁忙的一年。全年出入境人次超過2億7 700萬,比二○一二年增加3.6%。訪港旅客入境人次達5 430萬,比二○一二年增加11.7%。其中,機場管制站的訪港旅客達到1 233萬人次、陸路邊境管制站達3 690萬人次、海路管制站則有506萬人次。

隨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及社會連繫加強,內地訪客數量持續上升。二○一三年,內地訪客全年入境人次為4 050萬,平均每日入境人次為110 900,較二○一二年上升16.8%。

便利出入境的措施

擴展e-道服務

近年旅客數量持續上升,為進一步提升部門的處理能力和效率,我們善用科技,讓更多旅客使用e-道辦理自助出入境手續。截至二○一三年年底,各管制站共設有425條e-道,當中包括102條多功能e-道,可靈活地給合資格香港居民或已登記的訪港旅客使用。

推出首條具備語音輔助功能的e-道

在二○一三年九月十九日,本處於落馬洲支線管制站離境大堂推出全球首條具語音提示功能的e-道供視障人士使用。視障人士只需在e-道入口按下動按鈕,系統便會提供適當的語音提示,引導他們完成出境手續。本處計劃於二○一四年將服務擴展至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入境大堂及港澳碼頭出入境大堂。

與其他國家/地區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

由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起,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持有人可以登記使用大韓民國的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而韓國護照持有人亦可登記使用香港的e-道服務。到目前為止,共有約3 300名特區護照持有人及1 500名大韓民國護照持有人已遞交初步登記。政府會就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與跟香港在旅遊及經濟方面有緊密聯繫的國家及地區磋商,務求為出入境旅客提供更大便利。

出入境免蓋章安排

為提供更便捷的出入境檢查服務,本處分別於二○一三年三月及十二月為訪港旅客及香港非永久性居民推行出入境免蓋章服務。在新安排下,入境蓋章會由入境標籤取代,標籤上載有旅客在港的逗留條件及期限。出境時,所有旅客不會獲發任何標籤或蓋章。新措施有助縮減出入境檢查時間。

推出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

本處於二○一三年十二月五日推出「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讓市民及訪港旅客可隨時隨地閱覽有關各主要陸路管制站的估計旅客輪候過關狀況及其他資訊,例如入境處各辦事處的辦公時間。有關估計旅客輪候過關狀況的資料每隔約15分鐘更新一次,方便市民及訪港旅客選擇在人流較少的陸路管制站或非繁忙時段過關,避免擠迫。到目前止,已有約67 000次下載紀錄。

對應式人流管理措施

為加強管制站的人流管理及增加處理旅客的能力,本處在二○一三年年中開始,在落馬洲支線及深圳灣管制站實施「對應式人流管理措施」,在入境高峰時段,部分入境旅客會被分流至出境檢查大堂辦理入境手續,以疏導人流。

為跨境學童提供便捷服務

根據教育局提供的數字,二○一三至一四學年跨境學童數目約有20 000人。入境處已採取多項措施便利學童過關,包括於學童過境上學、下課時段闢出專用櫃以加快處理他們的出入境手續。羅湖管制站設有6條「跨境學童e-道」,落馬洲支線管制站亦將於二○一四年下半年加設6條「跨境學童e-道」。

為進一步便利跨境學童往返內地及香港,政府批出特別配額給跨境校巴使用落馬洲、文錦渡、沙頭角及深圳灣管制站。由二○一二至一三學年開始,跨境學童「免下車過關檢查」已由文錦渡和沙頭角管制站擴展至落馬洲管制站,為更多跨境學童提供更便捷及安全的通關服務。本處亦由二○一三至一四學年起,把「跨境學童簡易過關程序」從落馬洲支線和深圳灣管制站擴展至羅湖管制站,利用資訊科技進一步優化學童過關時所需辦理的出入境手續。這項服務同時適用於在其他口岸使用「免下車過關檢查」的學童。此外,為提高管制站的處理量,落馬洲支線、落馬洲及文錦渡管制站已增設校巴停車位,供更多跨境校巴及保姆車使用。

管制站啟用/恢復運作

啟德郵輪碼頭管制站啟用

啟德郵輪碼頭的第一個泊位已於二○一三年年中投入服務,而啟德郵輪碼頭管制站亦於同年九月三十日正式啟用,為郵輪旅客提供出入境檢查服務。預計第二個泊位將在二○一四年年中竣工及投入服務。

文錦渡管制站恢復運作

文錦渡管制站客運大樓改善工程已於二○一三年八月順利完成,e-道的數目由原來的9條增至16條,跨境巴士停車位則由15個增加至26個。

引入人才及投資者

一般就業政策

本港一向對來港就業或投資(即來港開辦或參與業務)的專才實施開放的政策。現行的一般就業政策容許具備香港所需要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或能夠對本港經濟作出重大貢獻的海外人士來港。二○一三年,共有28 380名海外專才和投資者根據此政策獲准來港。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自二○○三年七月十五日起實施,成功吸引來自不同行業和具有認可資歷的內地優秀人才和專才來港工作。截至二○一三年年底,本處共收到77 708宗來港工作的申請,主要行業包括學術研究和教育、藝術及文化,以及商業和貿易。二○一三年,本處共批准8 017宗申請。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二○○六年六月推出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讓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無須先獲本地僱主聘任,便可申請來港定居。截至二○一三年年底,本處共收到10 471份申請。在已舉行的29次甄選中,共有2 724名申請人成功獲分配名額:當中2 502名來自「綜合計分制」,而來自「成就計分制」的則有222名。成功透過「綜合計分制」獲分配名額的申請人,主要來自金融及會計服務、資訊科技及電訊和建築、測量、工程及建造三個界別。成功透過「成就計分制」獲分配名額的申請人,主要來自體育運動和藝術及文化兩個界別。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在二○○三年十月推出,旨在讓那些把資金帶來香港,但不會在港參與經營任何業務的人士(即資本投資者)來港居留。投資者可從不同的獲許投資資產類別中選擇自己的投資項目,而無須開辦或合辦業務。截至二○一三年年底,本處共收到35 719宗申請。20 649名申請人已按照計劃規定作出所需投資,並已獲正式批准在港居住。他們合共在港投資1 673億港元於獲許投資資產項目上。此外,共有2 390名申請人已獲原則上批准,以便他們來港進行計劃規定的投資活動。二○一三年每月平均有769宗申請。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本處於二○○八年五月十九日推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以進一步吸引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及回港工作,藉以提升香港的人力資源及競爭力。該安排推出後反應理想。截至二○一三年年底,已有30 819名非本地畢業生根據此安排獲批准留港/回港工作。

簽證安排便利措施及提升措施

台灣居民預辦入境登記

本處於二○一二年九月一日推出「台灣居民預辦入境登記」服務,合資格的台灣旅客可自行在香港政府一站通網頁上,免費預先辦理入境登記。電腦系統會處理有關登記,並即時顯示結果。成功登記的台灣旅客可憑自行列印的「台灣居民預辦入境登記通知書」及有效期不少於六個月的回台旅行證件來港。預辦入境登記的有效期為兩個月,期間登記人可獲准以訪客身分進入香港兩次,每次逗留最多三十天。「台灣居民預辦入境登記」服務廣受台灣旅客歡迎。截至二○一三年年底,已有554 184個成功登記。

便利俄羅斯籍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持有人的安排

由二○一三年六月一日起,俄羅斯國民凡持有有效並註有「HKG」區碼的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商務旅遊證),可免簽證前來香港,每次逗留最多六十天,以及登記使用e-道服務。來港的商務旅遊證持有人亦可使用「本港居民」櫃辦理出入境手續。

延長克羅地亞國民的免簽證訪港期限

由二○一三年七月一日起,克羅地亞國民免簽證前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旅遊的逗留期限,由十四天延長至九十天。

工作假期計劃擴展至法國和英國

工作假期計劃於二○○一年四月推出,旨在促進香港與各參與國家在文化及教育上的交流,從而加強彼此的雙邊關係。香港於二○一三年與法國及英國簽署協議,設立雙邊工作假期計劃,協議分別於二○一三年七月一日及二○一四年一月一日起生效。香港至今已先後與新西蘭、澳洲、愛爾蘭、德國、日本、加拿大、大韓民國、法國及英國共9個國家簽訂同樣的計劃。參與人士可在本港逗留最多十二個月,並在留港度假期間從事短期工作。

執法行動

反非法勞工及打擊水貨客行動

本處在二○一三年共進行了13 708次反非法勞工行動,共拘捕6 052名非法勞工和915名僱主。

本處一直致力打擊非法水貨活動的罪行。為進一步打擊有關違法行為,自二○一二年九月起,本處進行了一連串代號為「風沙」的反非法勞工行動。截至二○一三年年底,本處共拘捕了1 065名涉嫌從事水貨活動而違反逗留條件的內地訪客及12名涉嫌聘用非法勞工的本地僱主。當中,142名內地訪客已被定罪及判入獄四星期至兩個月不等。本處亦已按既有機制,將被定罪的內地居民資料,通報到內地有關當局以註銷他們的赴港簽注,並禁止他們在兩年內再次訪港。

本處亦已制定「懷疑水貨客監察名單」,並透過不同方式,包括從被捕或定罪人士資料、情報收集及出入境數據分析等,將懷疑從事水貨活動人士的資料放入監察名單內。在他們再次入境時,本處會進行查問。若他們來港的目的有可疑,便會拒絕他們入境並即時遣返內地。同時,管制站人員亦會繼續進行突擊截查及特別行動打擊水貨客。截至二○一三年年底,本處共拒絕超過12 800人次懷疑從事水貨活動的內地人士入境。

對內地孕婦的入境配套措施

為配合於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實施的「零分娩配額」(俗稱零雙非)政策,防止沒有預約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本處已全面加強對內地孕婦的入境配套措施,包括加強管制站的入境截查工作,並分析內地孕婦闖關慣用的手法及趨勢,從而作出針對性的截查和與其他部門進行突擊聯合行動。在二○一三年,入境處在管制站總共截查40 865名內地孕婦,當中5  077名無預約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被拒入境,其資料會通報內地部門,以防止她們在臨盆一刻再次冒險闖關。

本處亦成立一個專責小組,打擊透過與港人假結婚、逾期逗留或其他違法行為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及安排他們來港分娩的中介人或其他相關人士。而當出生登記處為初生嬰兒辦理出生登記時發現有人涉嫌向入境處職員作出虛假陳述或透過假結婚來港產子的情況,本處亦會作出跟進調查,並依法對他們提出檢控。入境處在二○一三年共檢控94名逾期逗留在港分娩的內地孕婦、8名透過非法行為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8名協助她們來港產子的香港居民及4名中介人,當中被判的最高刑期為監禁15個月。此外,於二○一四年一月,三名內地女子因逾期逗留在港分娩而各被控一項違反逗留條件罪名,被判監禁十二個月。裁判官指她們不但濫用香港資源,更會影響香港居民應得的醫療服務,因此判以具阻嚇性刑期。

自全面加強入境配套措施及執法後,內地孕婦不經預約闖香港醫院產子的個案已大幅下降,由二○一一年第四季每月平均約160宗,銳減至二○一三年每月平均約20宗,反映相關措施已見成效。

偵破多宗假結婚案

本處一直非常關注非本港居民透過假結婚在香港居留的問題,並已成立專案小組從不同途徑搜集情報。婚姻登記處人員亦會特別注意可疑的結婚個案。我們對每一宗可疑個案均作出深入調查,以搜集足夠證據,對涉案人士提出檢控。二○一三年,共有21名內地居民與167名香港居民因涉及假結婚案件而被定罪及判處監禁4至48個月不等。

遏止跨國非法移民活動

入境處一直與國際、內地及本地執法機關共同致力打擊跨國偷渡及行使偽證的罪行,並設立了反偷渡情報局,專責打擊跨國非法移民活動及調查涉及香港特區護照的案件。

在二○一三年三月,入境處聯同廣東省公安廳與深圳市公安局分別在粵港兩地展開一項聯合行動,成功瓦解一個活躍於中港兩地的人蛇偷渡集團。同年十二月,本處在香港國際機場進行了另一項大型行動,澳洲、加拿大、德國、英國及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代表人員亦有參與,擔當顧問或觀察人員的角色。在兩項行動中,共拘捕15名涉案人士,包括集團骨幹成員及非法轉讓香港特區護照的香港居民。

打擊偽造旅行證件及偽造香港智能身份證

本處一直致力打擊偽造證件活動。打擊偽證行動次數由二○一二年的28 219次增加至二○一三年的28 443次。在二○一三年八月,本處更成功搗破一個為黑工提供一條龍式服務的偽證集團,行動中共拘捕30名涉案人士,包括3名集團主要成員,另檢獲35張偽造香港身份證及兩張偽造回鄉卡。於二○一三年,本處共檢獲765本偽造旅行證件及186張偽造智能身份證,較二○一二年的688本及171張分別上升11%及9%。

審核酷刑聲請

在二○一三年,本處共收到491宗酷刑聲請的個案。聲請人士主要來自南亞或東南亞國家。自二○○九年十二月推出改進後的審核機制至二○一三年年底,本處已手處理共6 075宗聲請個案(當中約90%個案接受公費法律支援),而其中4 534宗已作出決定。有待處理的個案為2 792宗。在法定機制下,本處相信審批工作能維持高度公平的標準,亦同時有助遏止程序遭濫用。

免遣返聲請統一審核機制

根據終審法院於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Ubamaka Edward Wilson訴保安局局長(FACV 15/2011)及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就C等人訴入境處處長(FACV 18-20/2011)兩案所作的判決,當局正籌備引入統一審核機制,以符合法律要求的「高度公平標準」的程序,處理在香港提出的免遣返聲請。

在統一審核機制下,入境事務處將根據適用的理由,包括《入境條例》(香港法例第115章)第VIIC部所訂明的酷刑聲請、人權法案第三條所指的提出會遭受酷刑或不人道處遇的聲請;以及/或參照一九五一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難民公約》)第三十三條提出迫害聲請,審核無權進入及停留於香港的人針對另一國家提出的免遣返聲請。當局正與各持份者(例如當值律師服務)商討運作細節,以期在二○一四年第一季開始實施。

實施統一審核機制並不影響當局對《難民公約》及其一九六七年議定書不適用於香港的立場,以及一直維持堅定不向任何人提供庇護或審核難民身分的政策。

旅行證件

二○一三年,本處共簽發756 893本香港特區護照,較二○一二年所簽發的644 653本增加17.4%。

香港特區護照免簽證入境待遇

二○一三年八月新喀里多尼亞同意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待遇,連同今年年初公布的馬拉維共和國和摩爾多瓦共和國,現時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入境時發給簽證待遇的國家和地區達149個。本處會繼續游說更多國家和地區給予此項待遇,令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外遊時更加方便。

西九龍辦事處及九龍出生登記處遷往尖沙咀金巴利街

為提升服務水平,本處西九龍辦事處及九龍出生登記處已於二○一四年一月十三日從油麻地停車場大廈遷往尖沙咀金巴利街28號,繼續為市民辦理出生登記和簽發個人旅行證件,以及延期在港逗留期限等服務。搬遷後,辦事處處理申請的配額將大幅增加。連同增加自助服務站的數量和提早開放使用時間,該辦事處處理旅行證件申請的能力增加近六成。

增設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入境事務組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入境事務組於二○一三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投入服務,主要職能是為身處其工作覆蓋範圍內的遇事港人提供可行協助,當中包括四川、雲南、貴州、湖南、陝西五省及重慶直轄市,並與有關的內地省市單位聯繫,促進合作和交流。

為身處香港境外陷於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協助

本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我國駐外國使領館、香港特區政府駐外經濟貿易辦事處、駐北京辦事處、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台灣)及其他政府部門緊密合作,為身處香港境外而陷於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可行的協助。

電話求助熱線「1868」於二○一三年處理的來電共209 282宗,涉及求助個案共1 981宗,當中大部分求助涉及在境外遺失旅行證件、入院或傷亡等。另外,入境處亦已設立後備支援隊伍,以便一旦發生緊急事故時,可迅速加派人手接聽求助電話及解答市民的查詢,或直接到有關地方為身處當地的香港居民提供緊急支援。

於香港境外發生的重大事故

二○一三年,香港境外發生了數宗涉及港人的重大事故,包括埃及樂蜀熱氣球意外(二月)、泰國芭堤雅沉船事件(十一月)及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十一月)。在這些事件中,該小組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我國駐外使領館和其他政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為受影響港人及其家屬提供切實可行的協助。

「外遊提示登記服務」

香港居民可在前往外地旅遊前,透過「外遊提示登記服務」登記他們的聯絡方法和行程,方便本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在緊急的情況下與他們聯絡並提供協助。此外,用戶亦可透過「我的政府一站通」接收最新外遊警示及相關公開資料,又或視乎情況,同時接收流動電話短訊。截至二○一三年年底,共有33 482名香港市民登記此項服務。

婚姻監禮人計劃

婚姻監禮人計劃於二○○六年三月十三日起實施。截至二○一三年年底,共有1 908位婚姻監禮人獲委任,而透過他們遞交的擬結婚通知書共有175 927份,佔總申請的40.6%;婚姻監禮人主持的婚禮則有175 574宗,佔總結婚數目的42.9%。本處會繼續監察婚姻監禮人所提供的服務,並不時檢視婚姻監禮人計劃的運作成效,以確保市民可享用靈活、多元化及稱心滿意的證婚服務。

招聘入境事務人員

在二○一三年,本處共聘任153名入境事務主任及187名入境事務助理員,而當中66名入境事務主任及110名入境事務助理員已完成入職訓練,並投入工作行列。我們會於二○一四年首季繼續聘任約40名入境事務主任及30名入境事務助理員。在二○一四/一五年度,我們預計會招聘約140名人員(當中包括60名入境事務主任及80名入境事務助理員)來填補員工流失的空缺。為配合部門的人手需求,我們會於上半年內分別展開新一輪公開招聘入境事務主任及入境事務助理員的活動。

獲頒獎項

本處一向致力尋求應用尖端科技為市民服務,表現獲得廣泛認同。去年,本處的e-道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頒發的「21世紀香港十大傑出工程項目」大獎。而本處的跨境學童出入境檢查系統亦獲得二○一三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最佳公共服務應用(電子轉化)銅獎。

本處人員為公眾提供優質服務所作出的努力繼續得到認同。在公務員事務局舉辦的二○一三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中,本處獲得隊伍獎(一般公共服務)的特別嘉許(誠信管理),顯示本處在提供公共服務時,誠信管理方面值得嘉許。同時,本處共有四位同事獲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表揚他們持續的優秀工作表現。自該計劃於二○○四年推出以來,本處連續第十年有同事獲得嘉許。本處在二○一三年亦有兩名同事獲得申訴專員嘉許獎(公職人員獎),是連續第15年有入境處同事獲得這項嘉獎。同年,在本處「最有禮貌入境管制人員」選舉中得票最多的管制人員,獲香港旅遊發展局委任為「香港禮貌大使」。我們很榮幸自二○○六年開始一直獲得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頒發「同心展關懷」標誌,亦於去年獲公益金頒發「商業及僱員募捐計劃」銅獎,這都顯示了部門對社會作出的承擔。入境處定當繼續發揚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

二○一四年的展望

提升服務水平

為配合內地當局在二○一四年推出新款卡式電子通行證,本處正提升電腦系統和加裝出入境檢查設施,讓合資格的電子通行證持證人無須登記便可使用e-道過關。屆時,電子通行證持證人須向內地發證機關簽署同意書,授權入境處使用其儲存於電子通行證芯片內的指紋模板作核實身分之用。持證人只須於第一次使用電子通行證時,在傳統櫃位成功辦理入境手續,日後便可使用自助過關服務,縮短過關時間。本處預計於二○一四至一六年年間增設179條多功能e-道,各管制站可以因應不同需要靈活調節e-道的服務對象,為旅客提供高效率的出入境檢查服務。

本處由二○一四年起進一步提升服務承諾。在櫃處理登記領取香港身份證的標準處理時間由75分鐘縮短為60分鐘(適用於95%的申請)。入境處會全力推行及實踐服務承諾,配合各項新措施以及積極引進嶄新科技,致力服務市民,務求滿足公眾不斷提升的期望。

繼續加強執法工作

今年,入境處會繼續全面配合「零雙非」政策,在各管制站加強對內地孕婦的入境檢查,同時致力打擊協助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中介活動。

在打擊水貨客方面,入境處會繼續加強口岸截查,以及與本地和內地執法部門的情報交流及合作,以不定時、不定點的方式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打擊這些違規活動。

面對近月截獲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數目有上升趨勢,入境處會繼續加強相關執法行動。

提升管制站設施及新管制站工程

在管制站設施方面,落馬洲管制站客運大樓已分階段進行改善工程,第一階段入境(南行)工程已於二○一三年四月完成,而第二階段出境(北行)工程亦已於同年五月初展開。整項工程預計可於二○一四年內竣工。屆時,e-道數目將會由原來的20條大增至33條,連同傳統櫃,出入境通道數目將會增至83條。

未來數年,隨新的跨境口岸設施陸續落成,當中包括「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及「蓮塘/香園圍口岸」,可進一步提升口岸的處理量。入境處會積極配合有關發展,繼續為旅客提供高效率的出入境服務。

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

根據二○一○年年底完成的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報告的建議,本處已於二○一三年年底完成首個關於「新資訊科技基建設施」資訊系統項目的招標工作,並開始進行有關的系統設計及開發。第二個關於「新出入境管制系統」的資訊系統項目已於二○一三年年初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該項目主要用以應付持續增長的出入境旅客及配合各現有和新設管制站的長遠業務發展。項目現正進行招標工作,並計劃於二○一五年年底至二○一六年年中分階段推出。

至於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檢討建議就「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及「新一代電子護照系統」進行的可行性研究,亦已分別於二○一三年八月及十月展開。研究包括檢視現有系統的可持續性及可改善之處,並建議符合成本效益及最適合的改善方案。預計該兩項可行性研究將於二○一四年年中完成。其他有關簽證、生死及婚姻登記等資訊系統項目等的可行性研究亦計劃於二○一四年年中展開。

入境事務處處長陳國基(右四)今日(一月二十七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三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
入境事務處處長陳國基(右四)今日(一月二十七日)主持入境事務處二○一三年工作回顧新聞發布會。
陳國基回顧e-道發展。
陳國基回顧e-道發展。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國安法》頒布四周年展覽
言歸「證」傳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檢視衞生黑點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樹
行政長官 2024 年施政報告
2025-26 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試驗統計調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維護國家安全
安全社區期刊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網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
人才清單
talent.gov.hk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入境計劃
粵港澳大灣區
外遊警示制度
外遊提示登記服務
安全出行話你知
外交部領事保護與服務資訊
保安一站通
惡劣天氣下的安排
香港法律服務
立即下載「防騙視伏App」!
禁止蒙面規例
使用智方便 生活新體驗
完善選舉制度 落實愛國者治港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國安法》頒布四周年展覽
言歸「證」傳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檢視衞生黑點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樹
行政長官 2024 年施政報告
2025-26 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試驗統計調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維護國家安全
安全社區期刊
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網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務助理員
06-10-2015